位于甘肃省定西市渭源县会川镇的罗家磨村,受地理和气候的影响,中药材的种植成为村民们最主要的经济来源之一。全村622户,家家种植着党参、黄芪、当归等中药材。
“每年药材成熟后的收购加工环节,是最花钱的时候,需要大量的资金保障,十几年了,每年我们都会向农行申请贷款,保证收购加工时的资金流通”。刘会军是罗家磨村中药材种植收购加工销售的大户,在他重新修建的崭新的别墅式小院里,刘会军讲述着自己靠中药材走上富裕路的经历。
从多年前找人做担保的贷款难,到现在银行工作人员上门服务、手续简单,三五天就能轻松拿到贷款,刘会军不由得感慨“着急用钱的时候农行能帮上忙”。
在罗家磨村村委会,村党支部书记陈丽在电脑上熟练地打开农行数字乡村平台-e推客系统平台后,从村民们申请贷款,到村里推荐贷款,再到投放贷款的户数和金额,一目了然地呈现在眼前。陈丽说:“以前村民们在中药材种植、收购、加工等急需用钱的环节,需要贷款时,都要提供各种书面证明,然后再逐级向上申报,中间有大量的手续要办,很浪费时间。现在村民只需到村委会在系统里进行申报,我们推荐后几天就能将贷款拿到手中。”
而这正是农业银行推出的“富民贷”产品为村民们带来的“红利”。据了解,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精准支持脱贫地区农户发展生产,2021年10月,中国农业银行会同国家乡村振兴局创设“富民贷”产品。渭源县作为甘肃省“富民贷”首家推进县,在2021年底开始投放“富民贷”,2022年4月与数字乡村平台-e推客打通后,消除了农民获得贷款的“门槛”,搭建了农村金融服务新平台。
农业银行渭源县支行副行长张亚东说,“富民贷”客户推荐系统上线以后,构建县、乡、村三级联审推荐体系,实现了行政村全覆盖。简化线下逐级签字盖章、纸质传递流程,解决农行“富民贷”推进过程中乡镇网点数量有限、辐射能力和覆盖面不足的问题,实现了“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提升办贷效率,由线下流程5-15天缩短到3天以内,最快可实现当天放款,偏远地区农户首次实现“足不出户”就可拿到贷款。
目前,渭源县已先后发放中药材产业、马铃薯产业、畜草产业、果蔬产业“富民贷”3.62亿元,受益农户6097户,让“富民贷”真正起到“带民富”的作用。截至2024年8月底,农行甘肃省分行在全省累计发放“富民贷”166.1亿元,惠及农户16.7万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