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甘肃电信以其卓越的智能网络与前沿的数字科技,深耕陇原大地,助力甘肃在产业转型、科技创新、乡村振兴、绿色发展、改革开放等领域阔步前行,为甘肃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动能。
让母亲河更智慧
黄河,这条源自巴颜喀拉山脉的“母亲河”,从源头奔腾至兰州,不仅滋养了沿河人民,更承载着千年的历史文化。
甘肃电信积极响应国家关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战略部署,依托“环保+物联网”、大数据、AI技术,积极推动智慧黄河项目建设,着力提升水资源管理应用的科学化、智能化水平,构建了一套水生态环境精细化管理技术体系。
该体系集“监测-评价-溯源-风险-承载力-预警”于一体,涵盖了流域水环境监测、日常监管、风险防范、承载力提升、预警、调控、决策、综合防治和运营维护等多个方面。其中,融合实时监控、告警溯源、实景三维、企业VR等多项应用,开发建设黄河监管大数据平台,关联企业污水处理、污水排放相关信息,通过水质自动监测站、AI摄像头设备感知,分析研判和追因溯源水污染问题,自动生成分析结论,形成水质、水环境一体化监测及预警、网格化巡检、风险和承载力评估等应用功能和治理体系,有效提升管理部门水环境精细化管理水平。
利用“AI+”智能感知技术,对全流域36条河流进行智能监控,全面提升黄河流域生态环境动态管控能力,助力黄河干流出境断面水质连续多年达到Ⅱ类。系统运行以来,累计发现河面漂浮物、河岸垃圾、疑似排污等10余类环境疑似问题182起,发送核查任务698条,在黄河流域生态治理问题甄别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用科技手段守护黄河生态。 汤浩 摄
依靠科技手段,有效改善河流水质、保护水生态系统、防治水生态环境风险,是甘肃电信为实现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贡献出的一份力量。
把如意甘肃装到手机里
拥有丰富文旅资源的甘肃,近年来,正阔步走上“数字文旅”的发展道路。为更好做好全域旅游服务工作,中国电信甘肃公司依托5G、人工智能、大数据等信息技术,为文旅产业打造了一系列线上线下信息化创新产品与服务,助力文旅产业数字化转型发展。
“一部手机游甘肃”平台界面。 于洁 摄
“一部手机游甘肃”是省文旅厅牵头搭建、中国电信甘肃公司研发的一站式解决游客“吃、住、行、游、购、娱”等需求的旅游智慧化平台。平台实现了全省4A级和5A级旅游景区智能导游导览、线路查询、语音讲解、VR全景、分时预约、旅游投诉等功能。
除此之外,“一部手机游甘肃”还能为景区提供信息发布、产品营销、资源管理、数据分析、投诉处理等服务,通过景区、公安、铁路、民航、公路及游客手机信令等13类数据的纵向贯通、横向融通、全域共享,为入甘游客个性化需求提供更全面、更精准的信息服务。
为积极响应“博物馆数字化”要求,中国电信甘肃公司还在甘肃省博物馆、天水市博物馆、红色文化在陇原等小程序中整合零散、孤立的公共文化资源,为市民提供一站式数字公共文化服务,同时还运用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方式,增强游客体验感。
在数据应用方面,甘肃公司文旅大数据分析平台面向文旅管理部门及景区、博物馆等文旅行业,联动景区内精细化的微观分析与城市级趋势性的宏观分析,构建“AI+大数据+治理”的文旅智慧大脑。
“文旅+科技”已成为文旅产业发展的新赛道、主赛道,甘肃公司“互联网+数字化”在文旅行业的实践与应用,必为甘肃文旅快速发展插上智慧的翅膀。
用数智科技助力乡村和城市更美丽
政府主导、电信主建的以“小程序+App+热线+平台”的“小兰帮办”,如今已经成为兰州现代化治理能力和体系的一张“名片”,2023年11月,兰州市获评全国“枫桥式工作法”单位, “小兰帮办”平台功不可没。
“政务服务就是让复杂的事情简单办!”按照这一理念,平台依托线上线下融合服务,手机+微信的移动互联网模式,让各类民生服务“随身走”“掌上办”“随时管”,使“基层可办、不来即享”有了现实的渠道和手段;打造帮办代办“融合”平台,推行“小兰帮办”服务模式, “保姆式”帮办代办,“点对点”辅助帮助服务,助力兰州成为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最快城市”,“小兰帮办”不仅成了城市的“大管家”,也成了社区群众的“连心桥”。“以前需要跑很多次、一个多星期才能办好的业务,现在基本一两次、一两天就办妥了,效率真的高!”一位前来办理房产业务的居民由衷赞叹。如今,兰州市绝大多数单位基本实现“网上办事一个口”,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可办率达90%以上。
电信工作人员正在教村干部使用数字乡村平台。 于洁 摄
在乡村,这样的“美丽”又是另外一种风格。
位于甘南碌曲尕秀村的秀隆饲料厂,一大早,工人们就按照根据最新的科学饲养配方,通过传输带把混合饲料分装。牛场里,机械化饲喂、饮水、智能化牛只管理等设施设备一应俱全,优良品种选育、性能测定等科学养殖技术集成应用,高标准的圈舍、精细化的管理、科学化的喂养,完全按照牦牛生活的基本习性打造的饲养环境让牛儿们的生活十分舒适。
精准喂养、信息化管理、综合利用……注入科技力量,让甘南的肉牛产业更加“牛”劲十足。以全州牛羊保险基础数据和防疫信息为基础,甘肃电信搭建了甘南智慧牧场大数据管理平台,不断完善系谱信息管理、数字种质资源库、动物防疫检疫追踪核查、区域草畜平衡精准管控、全流程溯源管理、活畜抵押贷款、牛羊保险精准管理、牲畜远程代养认领和牧场电子围栏等功能,实现牦牛从草原到餐桌全流程溯源监管,不断拉伸产业链、供应链和销售链,提升价值链效益,推动传统农牧产业提质增效,以科技创新为牦牛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动能。
不仅如此,从2022年4月至今,甘肃电信主动担当作为,积极推动中国电信集团与甘肃省政府签订“东数西算”暨“数字甘肃”战略协议,共同推进甘肃数字化建设;努力推进与全省14个市州签约合作,共同推进新型智慧城市建设。以兰州、陇南、平凉等为代表,如今各个市州都普遍与电信合作建成“云网合一、智能敏捷”的大数据应用中心、智慧城市运营中心等,为城市的现代化治理安下了一颗“智慧芯”。(李晋 杨爱芬 于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