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甘肃 > 正文
2024 08-22 18:02:08 来源: 甘肃省医保局

天水市智慧医保建设初步实现“六个转变”

2024-08-22 18:02:08     来源: 甘肃省医保局
字体:
分享到:

  今年以来,天水市医疗保障局把加快推进智慧医保建设作为提升医保服务能力水平的重要抓手,依托医疗保障信息平台,全力推进医保信息化建设,持续拓展场景建设覆盖面,逐步推进医保业务线上经办,真正让参保群众对医保工作可及可感。

  参保人员个人身份认证实现从“卡时代”向“码时代”转变。围绕“全人群覆盖”的总体目标,全面推行参保人员身份识别医保码,代替原参保人员就医身份识别时使用的社保卡、身份证,参保患者只需通过手机展示医保码,就能在定点医药机构准确识别参保信息,减少携带、遗失物质卡件造成的不便。医保码推行以来,全市参保人员激活医保码304.28万人,占总参保人数的96.17%。同时,在全市各级经办机构和定点医药机构配置终端“扫脸”设备54台,通过“扫脸”生物识别读取个人信息,减少办事群众忘带社保卡或身份证来回奔波,真正实现参保人员身份识别实现从“卡时代”向“码时代”的转变。

  参保人员医保码全流程应用场景实现从“单点”到“全程”转变。依托医保电子凭证大力拓展功能应用,着力打造更加智慧、便民、多样、普及的医保服务。全市所有定点医药机构均实现医保电子凭证扫码结算全覆盖,形成市、县、乡级医疗机构移动支付纵向贯通的医保移动支付格局,实现医保电子凭证在预约挂号、签到就诊、诊疗检查、报告查询、药房取药等环节就医全流程应用,解锁群众就医结算“零排队”“秒付费”的便捷服务新体验。移动支付自开通以来,已实现结算4.96万人次、结算金额930.3万元。

  参保患者电子处方线上流转经办实现从“单选”到“多选”转变。全面推行参保患者就医电子处方应用,全市31家纳入国谈药品“双通道”管理的医药机构全部接入电子处方流转平台,患者通过手机端登录甘肃省医疗保障信息平台,系统通过定位为患者推荐就近有药且开通处方流转的定点零售药店,在药店购药后可通过医保直接结算。电子处方线上流转通过数字化技术‌优化了医疗服务流程,‌提高了医疗服务效率,为患者提供了更加便捷、‌高效、‌安全的医疗服务体验。截至目前,全市医保电子处方流转量70余笔,就诊患者数量42人次。

  医保服务经办内控监管实现从“无”到“有”转变。不断拓展医疗保障信息平台应用功能,结合实际全面梳理我市经办内部管理和职权运行风险点,通过建立健全流程控制、风险评估、运行监控、内部监督等内部控制工作机制,精准制定风险防控措施,不断夯实内控管理,初步形成医保经办内部控制体系,构建医保经办管理的“安全墙”“新防线”,在全省优先部署内控子系统规则15条,配置上线后将有效缓解经办业务“灯下黑”脱离监管难题,让数智赋能经办环节发挥智能监管。

  人工智能咨询服务实现从“零散低效”到“集成高效”转变。在全省公共服务平台上线“智能客服”的基础上,以进一步提升医保咨询服务质效为契机,建设智能语音导航,加强智能知识库建设,向群众提供应答及时、咨询有效、解决率高的专业化医保热线服务,实现医保咨询服务从“线下”向线下线上相结合更“优”突破。自6月上线以来,为890余人次解答了各类医保政策,接入率、满意率均达100%,有效解决了参保群众因不知晓政策导致待遇不能及时享受的难题。

  医保基金智能监管实现从“数字”向“数智”转变。围绕定点医药机构安全高效使用医保基金,在全面部署使用智能监管子系统实现事前、事中、事后全方位数字监管的基础上,在全省优先上线场景监管子系统,首批建设投入130套智能监管设备,实现对全市民营医疗机构通过视频、图像、语音结合数据从平面到立体的智能化全方位监管。全市通过智能监控追回医保基金246万余元,数智赋能医保基金监管作用更为明显。

Copyright © 2000 - 2022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制作单位:新华网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新华网股份有限公司
01007020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129013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