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玉门市坚持抓党建促乡村振兴,通过发展特色产业、培育人才队伍、提升乡村治理等举措,奋力开创“三农”工作新局面,跑出乡村振兴“加速度”。
聚焦产业富村,激活乡村振兴“源动力”
走进官庄子村黑沙窝养殖基地,养殖户贾玉泉正在有条不紊地给羊“投食”,据他介绍,今年已出栏1500只,全年纯收入可以挣30多万元。
柳河镇积极拓展群众增收空间,鼓励养殖大户、致富能人发展壮大生产规模,大力推进牛羊产业蓬勃发展。全镇牛存栏量0.1万头,羊存栏量7.1万只,猪存栏量0.4万只,可带动全镇100余人实现增收。
“每年6月中旬至10月初,我们向市场供应超过5个品类合计约3万吨的优质蜜瓜,产品主要销往北京、上海等20多个城市。”玉门市玉珑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技术总监尚志鹏介绍。
2019年以来,花海镇积极引进蜜瓜产业种植,建成集育苗、种植、分拣、包装、加工、冷链、仓储于一体的现代农业产业园,实现年产值1.3亿元。
人参果、蜜瓜、羊羔肉、制种……在玉门市59个行政村里,依托特色产业助农增收的项目俯拾皆是,这些产业帮助村民鼓起了“钱袋子”,奏响了一曲有特色、有活力、有成效的乡村振兴曲。
聚焦人才旺村,集聚乡村振兴“生力军”
“乡村振兴需要更多‘新农人’带来新活力,这是我回来创业最大的动力。”柳湖镇“90后新农人”石勤红激动地说。
2015年春,22岁的石勤红毅然辞掉北京的工作回到家乡柳湖镇,成了一名地道的“新农人”。在柳湖镇这片贫瘠的土地上,他充分利用柳湖镇特色产业和采摘资源优势,探索出一条“农文旅”融合发展之路。如今他把设施农业搞得风生水起。
在玉门,像石勤红这样的90后返乡青年比比皆然,这正是持续建强乡村振兴队伍的新景象。罗鹏是柳河镇官庄子村党支部副书记,作为一名90后退役军人,他毅然决然在农村基层扎根,“我想为父老乡亲们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多办一些惠民生、暖民心的实事。”他笑着说。
玉门市通过平台搭建和服务优化政策激励,吸引和激励更多人才回归,共同为家乡的发展注入新鲜血液。目前,摸排优秀人才和乡土人才46名,“田秀才”28名,“养殖小能手”30名,致富带头人32名,从退役军人、青年农民、致富能手、大学毕业生中择优选配村级后备干部193人……越来越多新型乡村人才力量汇聚,走出了新时代乡村振兴的发展“加速度”。
聚焦善治兴村,奏好乡村振兴“和谐曲”
近年来,玉门市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主题党日活动、志愿服务等形式,形成干群多方参与的工作模式,全面清除重点区域的“脏乱差”,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健全乡村治理体系,成立红白理事会,制定村规民约,引导村民群众参与乡风文明建设,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我们村子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以前的泥巴路、老旱厕、排水渠都改造好了,现在环境也好了,人们的环保意识也增强了。”下西号镇石河子村赵玉德赞不绝口。
村容村貌变美了,群众精神文化生活阵地建设也随之加强。“夏天跳跳广场舞,冬天就到活动室下下棋、聊聊天,日子越来越自在了。”柳河镇红旗村魏冬梅说。各村配备的文化广场、文化活动室、农家书屋在发挥宣传文化阵地作用的同时,营造的各种健康向上的活动如雨后春笋开展起来,依托阵地举办的村歌大赛、文化艺术节等各类活动不断丰富农村精神文化生活。农村打架斗殴和赌博现象明显减少,红白喜事大操大办、铺张浪费、盲目攀比等陈规陋习和歪风邪气得到破除,农村文明程度不断提升。
乡村振兴正当时。下一步,玉门市将继续聚焦党建“赋能”,持续抓好产业发展、人才培育、致富增收,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注入强大动力。(靳娜娜 何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