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甘肃频道 > 正文
2024 11-22 17:52:41 来源: 镇原县融媒体中心

镇原县武沟乡:打造万亩种植带 端稳粮食“金饭碗”

2024-11-22 17:52:41     来源: 镇原县融媒体中心
字体:
分享到:

  初冬时节,走进武沟乡,美丽庭院里堆满金灿灿的玉米,牛棚羊舍里牛壮羊欢,条条坦途进村入户,一幅产业兴旺、生态宜居、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图景全面展开。

  时下,农户院落黄澄澄的玉米成了武沟乡亮丽的风景线。在在冯俭村村民陈峰的院子里,整齐堆放着收获的玉米,他正在忙碌整理晾晒,脸上露出丰收的喜悦。陈峰在国家种粮好政策的支持下,流转了80多亩地种植玉米。“我这些年一直在家种粮,每年大面积种玉米、小麦。去年种了70多亩玉米,今年种了80多亩玉米,每亩能产2000斤,一块钱卖了下来能卖16万元。”陈峰说。

  武沟乡冯俭村有耕地面积8740亩,地块集中,土质肥沃,全村有种粮大户363户,“三元双向”循环模式带动养殖大户162户。近年来,乡村引导农民群众充分认识保障粮食安全和“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要义,自发增强种粮保粮抱团合力。武沟乡冯俭村党总支书记王月芳介绍:“我村地理位置优越,塬面土地广阔,近年来在乡党委政府的正确引导下,我村主要以种植跟养殖产业为基础,今年共种植全膜玉米5000余亩,新增养殖大户8户,全村的肉牛数量达到800余头,群众的收入有了很大的提升。”

  同时,冯俭村在产业发展中有机融入“三元双向”循环农业理念,探索“以种带养、以养促种”增收路子,种植玉米除农家自给养殖饲料外,可就地销给养殖大户,亩均净收益可达1000-1200元。同时,在“合作社+种植大户”带头引领下,可为周边玉米种植户提供“两条增收门路”,即就地务工采收玉米,每人每天收入150元;玉米秸秆粉碎打包干饲料,每亩可创收100元。“我这几年主要以种养为主,去年种了20亩玉米,今年种了10亩玉米,种上喂牛和羊。养了37头牛,羊从5只发展现在大小一共42只。”武沟乡冯俭村村民陈治礼说。

  武沟乡立足全乡资源禀赋和地域特点,始终把保障粮食安全作为重大政治任务牢牢抓在手上,做好农技服务、农资保障,及时帮助农民解决农业生产中的“急难愁盼”问题,全力以赴助农保收,为农户端稳粮食“金饭碗”,撑起产业“钱袋子”。2024年,全乡着眼“百亩块连成千亩片、千亩片接成万亩带”,全域形成三个万亩粮食种植带,打造新品种玉米、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千亩示范点3处,全乡种植新品高产玉米3.63万亩。(镇原融媒全媒体记者 田晓博 杜毅 贾永靖)

01007020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129013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