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2024 12-17 18:12:11 来源: 镇原县融媒体中心

镇原县郭原乡:“三化”模式推动特色产业助农增收

2024-12-17 18:12:11     来源: 镇原县融媒体中心
字体:
分享到:

  近年来,镇原县郭原乡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引领带动作用,立足地域和资源优势,以增强“造血功能”为着力点,以发展“造血项目”为主攻方向,精准定位特色产业项目,通过党员带头示范、成立合作社等方式,带动群众广泛参与,形成了“肉牛主导产业规模化、辣椒特色产业品牌化、新兴蔬菜产业企业化”的“三化”产业发展格局,带动全乡各村积极发展特色产业,壮大集体经济,促进农民增收。

  肉牛主导产业规模化。郭原乡立足肉牛养殖基础好、群体大的特点,紧紧抓住县列万头牛示范乡镇政策机遇,按照“龙头带动、市场引导、社户结合、滚动发展”的思路,坚持走“小群体、大规模”的发展路子,持续巩固壮大肉牛养殖规模。王沟圈村以“书记领建、支委帮建、实体代建、党群合建”的模式,坚持党建引领、组织掌舵、头雁带动,以村党组织为牵引,以合作社和养殖小区为主体,农户为基础,依托项目建成标准化肉牛养殖小区1处,实施粪污资源化利用项目,采取“过滤式”选户、“镶嵌式”融资、“保姆式”服务、“滚动式”发展的理念,服务5户群众进驻养殖小区发展肉牛养殖,打造鸿翔和恒丰2个百头牛养殖示范户,带动全村260户群众养殖肉牛1650余头。景塬村争取平凉红牛产业集群项目,成功打造3000头肉牛养殖专业村,党支部书记张积程带头建办养殖家庭农场,党员郭志宏建办养殖专业合作社,示范引领全村467户农户养殖肉牛3280余头。全乡共建成3000头肉牛养殖专业村1个、千头肉牛养殖示范村5个,肉牛养殖规模稳定在2.2万头以上。为了延长产业链条,全力打通肉牛外销渠道,乡党委牵头与甘肃新静原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平凉红牛繁育基地达成优先收购郭原肉牛的合作,累计为企业交售屠宰肉牛1000头,在肉牛市场略显低迷的情况下,最大限度保证了农户收入不减。

  辣椒特色产业品牌化。毛庄村紧紧依托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的帮扶优势,以“党支部+合作社+基地”的发展模式连续5年发展辣椒种植产业。建立“村两委成员包组、党员干部包户”的产业包抓机制,划分责任区和示范田,邀请专业技术人员蹲点开展技术指导。驻村第一书记杨朝阳和驻村干部刘昊坚持走在田间地头,驻在辣椒地里,撰写辣椒生长笔记,示范带动党员干部参与田间管理、销路拓展等产业发展全过程。先后争取资金建成了辣椒烘干车间和保鲜库,配套安装空气能热泵型烘干机,积极注册成立“辣云端”商标品牌,办理了食品生产和经营许可证。今年成立了毛庄村电商销售和直播带货工作室,“毛庄小杨驻村记”直播视频号开展电商直播带货,真正实现了干鲜椒同步生产和辣椒产销一体、全链发展。2024年,以毛庄村辣椒产业为引领,带动全乡建成300亩朝天椒示范点一处,200亩色素辣椒示范点一处,发展沿009乡道庭院经济示范带300亩,共计发展辣椒产业1780亩。

  新兴蔬菜产业企业化。王沟圈村大力践行“引大引强引头部”的招商导向,成功引进山东水发集团在本村注册成立甘肃佰朔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建成标准化日光温室105座。以“党支部+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的产业发展思路,积极发展现代设施蔬菜产业,并成功探索运用“企业自营、村企合作、村企联营、户企合作”四种运营模式,促进村集体、企业、农户三方协同发展,形成党企联建、利益共享的发展格局。王沟圈村集体以产业扶持资金入股企业逐年分红增收,乡内5个村集体经济组织与企业达成合作协议,共计承租经营日光温室13座,每村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5万元。村党组织书记带头承包经营设施蔬菜大棚,示范带动全村9户群众承包蔬菜大棚15座,自主经营增加家庭收入。同时,通过土地流转、带动就业等方式,带动本村80余名富余劳动力蔬菜基地务工增收100余万元,形成干群一体、合力致富的良好局面,有效拓宽了群众增收致富渠道。(镇原融媒全媒体记者 张凡 通讯员 姜晓黎)

01007020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129013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