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2024 12-23 17:54:48 来源: 镇原县融媒体中心

《描绘“三农”新图景》系列报道一:筑牢粮食安全“压舱石”

2024-12-23 17:54:48     来源: 镇原县融媒体中心
字体:
分享到:

  今年以来,镇原县扎实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加快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以确保粮食安全、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为底线,以提升乡村发展水平、乡村建设水平、乡村治理水平为重点,强化科技和改革双轮驱动,强化农民增收举措,大力发展“三元双向”循环农业模式,全力打造百亿级肉鸡产业集群、百亿级草畜产业集群和十亿级菜果菌药加工产业集群,全县农业农村各项工作呈现加力向好、质效并进的良好态势。镇原融媒特推出《描绘“三农”新图景》系列报道,今天刊发第一篇:《筑牢粮食安全“压舱石”》

  镇原县坚持把保障粮食安全作为抓好“三农”工作的首要任务,坚持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确保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坚决扛牢扛稳粮食安全责任。全年完成粮食播种144.8万亩。

  在“三夏”生产中,镇原县早安排、早动员、早准备,统筹协调各方力量,强化技术指导服务,保障“三夏”生产有序推进,有力夯实粮食安全基础。麦收时节,镇原县山川原野,饱满的麦穗挂满枝头,伴着隆隆的轰鸣声,农机手驾驶着收割机在麦田里来回穿梭,金黄的麦穗被卷入机器,收割、剥壳、脱粒、秸秆还田……随着收割工作的进行,农户们看着小麦堆成的“金山”,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临泾镇党委委员、副镇长慕新平说:“今年全镇种植冬小麦35000亩,长势喜人,在夏收来临之际,积极组织全镇三个合作社16台,并联系陕西、河南等地210多台收割机在小麦成熟季及时收割。”

  在上肖镇姜曹村和南李村千亩冬小麦种植基地,农户们不仅实现了全程机械化收割小麦,还用上了秸秆打包机和粉碎机,将小麦秸秆及时打包装订,为养殖业储备充足的饲草。

  镇原县陇欣达农业专业合作社负责人井文荟说:“我们合作社承包了3000多亩的地,主要以种植马铃薯和冬小麦为主。今天在上肖的姜曹收割冬小麦种植示范点的小麦,出动了收割机四台,打草机一台,将在三小时左右完成300多亩的收割任务。”

  初冬时节,在武沟乡冯俭村村民陈峰的院子里,整齐堆放着收获的玉米,他正在忙碌整理晾晒,脸上露出丰收的喜悦。陈峰在国家种粮好政策的支持下,流转了80多亩地种植玉米。

  武沟乡冯俭村种植大户陈峰说:“我家这些年以种粮为主,每年大量种植玉米、小麦。去年种了70多亩玉米,今年种了80多亩玉米,每亩能产2000斤,一块钱买了下来能收入16万元。”

  武沟乡冯俭村党总支书记王月芳说:“我们村地理位置优越,塬面土地广阔,近年来在乡党委政府的正确引导下,我村主要以种植、养殖产业为基础,今年共种植全膜玉米5000余亩,新增养殖大户8户,全村的肉牛数量达到800余头,群众的收入有了很大的提升。”

  在粮食生产中,镇原县稳面积提单产,粮食安全保障能力全面加强。深入实施主要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和25万亩复种增粮增效工程,完成粮食播种144.8万亩,建成粮食20万亩示范片带4处、30万亩示范片带1处,形成了种植连片、地块集中、品种优化、示范性强的“四塬一片带”粮食主产区和丰产带。全面落实良田、良种、良机、良法、良制“五良”集成配套措施,建成全市首家马铃薯脱毒种薯繁育技术创新基地,建办优质高产粮食示范点71处、品比试验方16处,探索推广玉米冬油菜“一膜两用”、大豆玉米“一季双收”、多元化复种“一年两熟”等耕作新模式,大力推广全膜双垄沟播、测土配方施肥、病虫害统防统治等关键技术,新增高端智能农机和丘陵山区适用小型农机1709台,完成老旧农机报废更新补贴462台,全县农机保有量达到5.6万台套,以旱作农业技术为基础、密植高产精准调控技术模式为支撑的单产提升体系持续健全,玉米单产提升纳入全国整建制推进县和全省整建制示范县。(镇原融媒全媒体记者 田晓博 曹佳佳 杜毅)

01007020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129013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