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塬村位于西峰区温泉镇东部,距离镇政府10公里,地处塬边咀梢地带,曾是全区15个贫困村之一。近年来,巨塬村充分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和党员干部先锋模范作用,全体村民齐心协力,用勤劳的双手改变村庄面貌,用智慧和汗水挖掘潜力促增收,用拳拳爱心温暖每一位老人与孩子的心灵,让群众共享乡村振兴的丰硕成果,实现了华丽“蝶变”。
如今,走进巨塬村,一排排错落有致的新居,见证着生活条件的改善;一座座规范化养殖场,彰显着产业发展的蓬勃生机;一张张洋溢着幸福的笑脸,体现出老有所养、幼有所学的温馨与和谐……
党群齐心 点燃希望之光
2020年,35岁的周雯静走马上任,成为巨塬村党支部书记。彼时的巨塬村,基础设施薄弱,经济发展滞后,百业待兴。周雯静深知,要想让村子焕发生机与活力,首先要凝聚人心。她从党支部建设标准化入手,充分发挥村“两委”班子成员的个人特长,通过党支部建设规范化标准化,使村“两委”班子成员拧成一股绳。
在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建议的基础上,周雯静带领村“两委”班子成员梳理总结组织建设、农业生产、环境整治、矛盾化解、返贫监测、产业发展等方面的成绩和不足。村干部和党员带头整治村容村貌,群众看在眼里,也纷纷加入到环境卫生整治的队伍中来。
村干部还走进村民家中、田间果园,更大范围收集群众的“金点子”,列出详尽的“工作清单”,逐一落实整改。47名党员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自发捐款捐物、投工投劳。围绕村级人居环境整治、污水治理、基础设施维护等工作,村上建立起长效管护机制,并结合无职党员设岗定责,设立环境卫生、治安维护、矛盾调解等责任岗,在村里形成了多方参与、共同发力,党群齐心、步伐一致的火热干事创业氛围。
巨塬村还改建便民服务大厅,全面提升党群服务中心面貌,常态化开展“敲门行动”,推动“红色网格”服务由“等服务”向“送上门”转变。村党支部结合主题党日开展形式多样的志愿活动,积极倡树文明新风,打通了宣传群众、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产业崛起 铺就致富路子
2020年前,巨塬村产业单一,既缺乏项目支撑,也没有龙头企业带动。然而,村干部没有气馁,他们深入调研村里的资源禀赋、村民的技能特长等情况,量身制定“一户一策”方案,让每家每户都能找到适合自身的发展路径。
寒冬时节,雪后天晴,村民莫海满的养殖场里传出阵阵羊叫声。“自家种的玉米是羊的‘营养餐’,羊粪经过处理又成了庄稼的‘营养餐’。”莫海满说,“依靠这一种一养,我家的日子越来越好了。”
提起莫海满,巨塬村村民和村干部都说他是个“能行人”。多年前,莫海满依靠家里的4亩薄田,相继给两个儿子成了家。谁知,好景不长,大儿子家遭遇变故,莫海满老两口也相继忧心病倒。为帮他们一家渡过难关,村干部们一起想办法,帮助莫海满发展养殖产业,还开起了小商店,莫海满家的日子慢慢有了起色,走上了致富道路。
在巨塬村,像莫海满一样依靠发展产业致富的人还有很多。赵世明建办庆阳利林种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吸纳带动周边13户群众养殖肉牛,实现合作社、农户双盈利;72岁的赵怀有不断扩大合作社规模,带动周边30多户群众养殖绒山羊。“2024年,通过售卖羊和羊绒,收入7万多元。”赵怀有说。
产业发展起来了,村干部并没有满足,又开始探索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路径。今年,巨塬村在西峰区人武部的扶持下,通过争取帮扶资金,搭建26座设施蔬菜大棚,采用“党支部+合作社+党员+农户”的经营模式,种植茄子、辣椒、西红柿等各类蔬菜。此外,巨塬村还利用村里的撂荒地,种植马铃薯160余亩,全年村级集体经济收入达16万元。“闲置的土地增了值,村级集体经济有了收入,后续我们还计划投资发展其他项目,帮助群众拓展产业种类,持续增强村集体的‘造血’能力。”周雯静说。
乡风文明 共享发展成果
每年高考成绩公布后,巨塬村都会举办一场助学表彰大会。2024年,村里有9名学生以优异的成绩考上大学,分别获得了村上的1000元奖学金。“这笔奖学金不仅是一份物质奖励,更是家乡父老对我的期望。我一定会带着家乡的温暖,好好学习,将来回报社会。”学生代表王菲说。
近年来,巨塬村把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融入道德建设、文明创建、移风易俗等工作,通过多种形式宣传中华传统美德,培育出了文明新风、良好家风和淳朴民风。
2021年,温泉镇党委在巨塬村建成全市首家村级公益互助养老机构——巨塬村互助幸福院。巨塬村党支部积极探索“党建+乡村振兴+公益+养老”互助养老模式,在满足老年人基本需求的同时,扎实推进互助性、自主性养老,有效弥补了农村养老服务的短板。
“精神食粮是我们互助幸福院的‘特色菜’,我们会定期为老人们组织开展文化娱乐、心理咨询、义诊义剪等活动,在满足他们物质生活需求的同时,更注重满足他们的精神文化需求,让他们的晚年生活更幸福。”周雯静说。
巨塬村还设立了爱心互助学堂,组织返村大学生开展“关爱留守儿童,爱心课业辅导”志愿服务活动,免费为留守儿童开设手工、绘画等特色课程。积极联系多家爱心企业和志愿者协会为儿童捐赠,有效解决留守儿童假期“看护难”“无人看管”的难题。
如今的巨塬村,不仅是村民安居乐业的家园,更是凝聚人心、传承文明的精神港湾,处处彰显着乡村全面振兴发展的澎湃活力。(庆阳融媒记者 黄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