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以来,镇原县立足乡村振兴培根铸魂,通过一系列文明实践活动,在全县营造了反对陈规陋习,倡导文明新风尚的浓厚氛围,为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劲思想文化动能。
“厚养”扬孝道,“薄葬”传新风。去年8月份,镇原县武沟乡冯俭村大庄组村民王清成在为母亲办理丧事时,带头简办丧事,树立了新时代移风易俗的典型。“村‘两委’干部向我宣传文明丧葬的新理念,提议节简治丧,不大操大办、不铺张浪费。”王清成说,刚开始自己心里接受不了这个提议,后来想明白了,丧事清净、简单是好事,省力不浪费。
近年来,冯俭村坚持把‘移风易俗、厚养薄葬’作为提升农村精神文明、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通过强化组织领导、完善长效管理、注重宣传引导、树立先进典型等方式,在全村迅速掀起了一股破除陈规陋习的文明新风。
不要攀比,要真情。不要彩礼,要幸福。去年,在镇原县三岔镇石咀村,一场“零彩礼”婚约成为当地“佳话”。三岔镇石咀村33岁的曹小利与北京市顺义区36岁的陈亚经过几个月的相知相恋,决定订婚。按照传统习俗,订婚时彩礼是绕不开的环节,然而,陈亚刚和曹小利却有着不一样的想法,他们一致决定实行“零彩礼”,为移风易俗注入积极力量。“彩礼只是一种形式,不应该成为衡量爱情的标准,更不想让它给双方家庭带来不必要的负担。”陈亚刚坚定地说。
曹小利和陈亚刚践行“零彩礼”的事迹是三岔镇树立文明新风尚的一个典型例子。近年来,三岔镇致力于提升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水平,广泛开展移风易俗工作,树立新风正气,让农民群众切实感受到文明带来的变化。
传播真善美、传递正能量。2024年9月,“庆阳好人”白荣春爱心公益类文明实践品牌工作室在镇原县挂牌成立。“工作室成立以来,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持续推进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不断拓宽品牌工作室覆盖范围和服务半径,带动更多身边人积极投身文明实践。”白荣春是镇原县城关镇莲池小学教师,多次被评选为“优秀教师”“师德标兵”和“优秀共产党员”。除了热心公益事业,他还经常关爱帮助留守儿童、单亲学生和困难学生,为他们捐资捐物、赠送图书,坚持在西区城市公园志愿为孩子们推广花样跳绳运动项目。2020年,白荣春入选2020年度“德润陇原 庆阳好人榜”,被评为助人为乐类“庆阳好人”。
《婚事新办树新风》《风清气正沐和谐》《乡村新风》《非遗剪纸畅新风》《厚养薄葬》《传承孝道》……走进镇原县“非遗剪纸绽新彩·移风易俗倡文明”剪纸作品展现场,一幅幅剪纸作品栩栩如生,在剪纸艺术家和爱好者们精心创作下呈现给游客一场高水平、多元化、富有特色的剪纸艺术视觉盛宴。
近年来,镇原县紧扣传播新思想、引领新风尚的目标,始终把深化移风易俗作为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突破点,坚持城乡一体、全域推进,通过倡树文明婚俗、推动殡葬改革、开展文明宣讲、抓好实践养成等方式,大力破除陈规陋习,弘扬新风正气,为建设开放文明美丽幸福现代化新镇原提供了强大精神力量。(镇原融媒全媒体记者 白勇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