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甘肃省平凉市在残疾人事业发展上持续发力,从政策保障到设施建设多管齐下,为全市10.3万残疾人群体织密社会保障网,让关爱服务体系愈发健全。
“自从来到照料中心,我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心情格外舒畅,家里人也能安心在附近打工了。我还跟着技术人员学做灯笼,增加了收入。”在平凉市崆峒区残疾人日间照料中心接受照料的曹兴难掩激动地说。
2024年,平凉市将重度残疾人集中日间照料与上门居家照护列为市列为民办实事项目,市县两级累计投入454.5万元。一方面,为600名残疾人集中提供生活照料、膳食服务、能力训练以及文体娱乐等贴心服务;另一方面,为750名重度残疾人开展每月不少于3次的保洁护理、康复理疗、心理疏导等上门照护服务,极大减轻了家庭照护负担。与此同时,依托省列民生实事项目,成功争取资金60万元,建成2个残疾人日间照料省级示范中心,为130名残疾人送去关怀,还引进6个就业工坊,吸纳46名残疾人就业。
不仅如此,平凉市充分考虑残疾人个性化需求,“一户一策”精心制定无障碍改造方案,全市累计完成330户改造工作。通过改造坡道、安装扶手,配备厨房低位灶台、卫浴设施等,切实让残疾人的生活有爱无“碍”。
“结对帮扶・爱心平凉”工程启动后,平凉市温情涌动。全市1.33万余名干部与1.4万困难重度残疾人结对,占全市结对对象总数的61%。
“我以前摆过摊,别小瞧摆摊,这里面门道可多了……”坐在轮椅上的张起珩向来看望他的结对干部讲述年轻时的故事。家住平凉市崇信县西街社区的张起珩多年前因突发事故肢体残疾,出行只能依靠轮椅。结对关爱行动开展以来,帮扶干部常来探望,彼此熟络得如同家人。
2024年以来,为提升帮扶成效,全市残联系统制定涵盖康复、就业、托养照护等十大提升措施。全市结对干部累计帮办实事5139件,资助资金132.3万元,社会捐助及物资价值达226万元。同时,平凉市统筹推进残疾人脱贫成果巩固与精准帮扶工作,争取东西部协作资金136万元,为6.85万名残疾人发放“两项补贴”共计6204万元,为3.28万名重度残疾人代缴医疗、养老保险706万元,推进涉残服务“一件事一次办”和“跨省通办”,开展上门评残1287人次,残疾人民生保障坚实有力。
就业是民生之本,对于残疾人而言,实现高质量充分就业,是他们过上体面、有尊严、幸福生活的必由之路。
在崆峒区丁晓龙“爱心屋”熟食店内,40岁的丁仙娥正熟练地给刚出炉的炸鸡浇料汁。2024年省残联开展助残就业“爱心屋”建设试点,在区残联的推荐下,她来到“爱心屋”工作,如今每月能有3000元收入。
2024年,平凉市争取70万元资金,在平凉中心城区、崆峒古镇等地建成7个“爱心屋”。这些“爱心屋”由实施企业统一运营,主要开展手工艺及文创产品收集售卖、爱心早餐派送等业务,助力14名残疾人及家属实现零成本就业。
此外,平凉市积极落实各项就业促进政策,常态化举办就业援助活动,累计开展线上线下招聘会13期,扶持残疾人就业省级示范基地6个、辅助性就业等机构11个,为604名残疾高校毕业生等发放就业补贴,新增城乡残疾人就业1061人。
康复是残疾人生命重建的希望之光,更是提升其生活质量的关键保障。
亮亮(化名)是一名脑瘫儿童,因脑部损伤,肢体时常痉挛,双腿无力支撑行走。2024年,亮亮幸运地获得残疾儿童康复救助项目支持,在市康复中心医院接受系统康复训练。
“脑瘫娃娃康复训练周期是10个月,政策补助2万元,有医保和项目助力,亮亮能长期坚持康复训练了。”亮亮的母亲满心感激。
2024年以来,平凉市全力争取资金,共获得641万元财政支持,还收到脑瘫儿童公益爱心捐款200万元。利用这些资金,为761名残疾儿童开展康复训练,为6662名残疾人免费配发轮椅、拐杖等辅助器具,为1365名残疾人适配假肢、助听器、定位手环,为276名白内障患者成功实施手术。(柳温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