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食品安全牵系社会民生,关乎经济发展。金昌市市场监管局深入践行“监管为民、服务为民”理念,持续筑牢校园食品安全屏障,聚焦“责任落实、全程监管、升级改造、综合整治”四个提升,深入开展中小学校园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将严监管与强服务贯穿于校园食品安全管理全过程、各环节,切实让广大师生和家长感受到“校园餐”新变化。
聚焦责任落实抓提升,持续拧紧校园食品安全“责任阀”。校园食品安全监管是经济发展的底线,需要严密的安全管理责任体系。市县区党委政府严格落实属地责任,77名包保干部按层级包保全市大中小学、幼儿园,对照“三清单一承诺”,调研督导校园食品安全工作。学校认真履行食品安全主体责任,健全完善校内食品安全管理机构,配备食品安全总监、食品安全管理员,严格执行食品安全“日管控、周排查、月调度”制度,定期开展食品安全风险隐患排查。教育行政部门认真落实行业责任,将学校食品安全工作列入考核评价指标和学校督导评价体系,加大学校食堂基础性建设投入,督促学校加强校园食品安全管理。
校园食品安全涉及食品采购、加工、食堂卫生等众多环节,需要全流程立体化监管。监管部门紧盯校园食品操作加工等关键环节,加强日常监督检查,从严规范进货查验、食品留样等管理要求,确保食材新鲜、制作安全、管理精细;紧盯食堂环境卫生治理,加强食堂内部管理,严格设置防鼠、防蝇、防虫等设施,严格落实从业人员健康体检、餐饮具清洗消毒等措施,确保食堂干净整洁、物品摆放有序;紧盯智慧监管,全面推进“互联网+监管”,全市学校食堂100%实施“互联网+明厨亮灶”,确保校园食品安全“晒”在阳光下,接受社会和家长监督;紧盯管理人员能力建设,举办校园食品安全管理能力提升培训班,全面提升食品从业人员管理能力和责任意识;紧盯校园食品安全风险隐患排查,建立防控清单,共检查学校食堂577家次,发现并整改问题681个;紧盯校园食品安全监管执法,立案查处校园食品安全案件33件,发布校园食品红黑榜27期,公开发布“校园餐”举报奖励公告3期。
校园食堂是否规范标准,用餐环境是否舒适温馨,是广大师生和家长对校园食品安全是否满意的最直观评价。为进一步确保校外小饭桌学生用餐安全,在全省率先出台《甘肃省校外托管机构餐饮服务管理指南》标准,用行业标准规范校外托管机构管理,依法关停27家、重新选址开办16家、提升改造6家,为加强校外托管机构管理提供“金昌标准”。金昌市中小学校园食堂全面开展基础设施升级改造工作,监管部门加强事前指导,对新建食堂和改造食堂设计方案逐一审核指导,严格把关流程布局,规范设计标准,共筹措资金1416.81万元,对51家校园食堂进行改造,确保达到“硬件设施标准化、操作流程规范化、监管效能智能化”要求。通过食堂升级改造,切实让广大师生和家长感受到校园食品安全治理成果,让“惠民”看得见。
通过加强校园食品安全制度建设,制定《金昌市学校食品安全管理制度指引》《金昌市校外托管机构管理办法》《金昌市加强校园周边食品安全监管十条措施》等制度标准,建立教育、公安等多部门联动机制,健全校园食品安全治理体系,织密织牢食品安全防线。充分发挥日常监督、专项检查、联合检查和“双随机、一公开”抽查的融合互补作用,确保各级各类学校食堂及校园周边食品经营主体检查全年全覆盖。认真落实学校大宗食品供应安全监管要求,指导学校对大宗食材实行招投标定点集中采购和配送,建立分析评估和退出机制,100%投保食品安全责任险,保障校园食堂食品供应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