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访谈】代表委员共话新篇 | 霍伟委员:从“瓦特”到“比特” 为甘肃算力产业谋新篇 -新华网
首页> 正文

【新华访谈】代表委员共话新篇 | 霍伟委员:从“瓦特”到“比特” 为甘肃算力产业谋新篇

2025-01-22 15:59:47
来源:新华网

  简介:霍伟,政协甘肃省第十三届委员会委员,中国移动甘肃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经理。多年来,他始终以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为己任,积极履行政协委员职责,带领中国移动甘肃公司充分发挥央企在科技创新、产业控制、安全支撑方面的三大作用,勇担网络强国、数字中国、科技强国主力军的责任,积极助力甘肃省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融合发展。本期【新华访谈】对话霍伟委员,倾听他的所思所感。

  新华网:您在政协甘肃省十三届三次会议“立足省情实际 提升承接产业转移能力”专题协商议政会上建议,进一步放大甘肃省落实国家“东数西算”战略、承接算力产业转移的优势。能否具体谈谈甘肃省发展算力产业有哪些优势?

  霍伟:甘肃省发展算力产业具有四大优势。首先,政策支撑优势明显。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算力产业发展,出台《甘肃算力基础设施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等文件,推动算力产业快速发展。庆阳已成为全国八大枢纽节点中增速最快、增量最大的数据中心集群之一。其次,新能源资源优势突出。我省拥有丰富的风电、光伏等绿色能源,目前新能源装机规模已超过6000万千瓦,预计“十五五”末突破1.3亿千瓦,“瓦特”乘“比特”将为甘肃算力产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再次,庆阳算力产业园的后发优势已经显现。庆阳智算产业规模快速增长,为承接东部算力产业转移奠定了坚实基础。最后,我省服务全国算力统一大市场的能力优势已经具备。工信部2024年10月份公布数据显示,庆阳至其他七大枢纽节点的传输性能全国最优,全省已形成以庆阳为中心、带动14个市州算力产业发展的引领优势,为甘肃算力服务全国提供了可靠保障。

  新华网:甘肃省如何立足这些优势发展算力产业,您在发言中也提出了相应的建议,能否详细谈谈?

 霍伟:面向未来,我建议从四个方面发力,持续培育壮大本地算力产业。一是加强顶层规划。在“十五五”规划中突出算力产业发展顶层设计,出台以兰州、庆阳两大算力集群为核心的算力发展规划和纲要,前瞻布局数据中心、传送网络等基础设施,成体系承接算力应用企业,加快吸引相关企业入驻,增强产业转移“吸引力”。二是完善政策支持。实施普惠性、持续性、全方位的扶持奖励政策,推动新能源发电消纳与算力产业电力需求衔接,通过“源网荷储”、数算电融合等方式提高绿电供应率,降低电力成本,实现算力与新能源产业双赢,提升产业转移“竞争力”。三是优化营商环境。深化数字政府建设,以“高效办成一件事”为目标,推进线下办事“只进一门”、线上办事“一网通办”,深化数据共享应用,打通数据壁垒,建设数据交易市场,提升数字化治理能力和服务水平,夯实产业转移“保障力”。四是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布局。推进“人工智能+”行动,加快“算力+低空经济”融合创新,布局量子计算与超级计算融合,完善“云网数”一体化保障体系,增强产业转移“带动力”。

  新华网:针对算力产业转移承接,中国移动甘肃公司能发挥哪些作用?

  霍伟:甘肃移动作为驻甘央企,始终以服务地方发展为己任,充分发挥信息通信的战略性、基础性、先导性作用,深入落实“东数西算”战略和省委、省政府“引大引强引头部”行动部署,取得显著成效。一是算力能力快速提升。甘肃移动庆阳智算规模已从2024年初的3000PFLOPS(每秒浮点运算次数)增长至3万PFLOPS,创新采用“预制化+微魔方”“钢结构+定制化”等方式,创造了100天建成新型工业化数据中心的“庆阳速度”,预计2025年底将达到5万PFLOPS。二是运力能力形成新优势。甘肃移动已建成对内覆盖全省、对外“一跳直达”全国重点城市的400GOTN网络,为甘肃算力服务全国奠定基础。三是产业集聚效应显现。甘肃移动创新央地合作模式,依托中国移动545家参股企业和超30万家产业链合作伙伴生态,积极赴北京、上海、合肥、厦门等地招商引资,已引入数十家头部企业,投资意向超50亿元。下一步,甘肃移动将继续落实“引大引强引头部”行动,全力推进“东数西算”枢纽节点和中心集群建设,以算力产业发展助力我省产业转移承接。

【纠错】 责任编辑:王小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