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2025 02-07 16:37:51 来源: 镇原县融媒体中心

镇原:深化“三抓三促”行动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2025-02-07 16:37:51     来源: 镇原县融媒体中心
字体:
分享到:

  自“三抓三促”行动开展以来,镇原县聚焦推动县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这一主线,把完成攻坚破难任务作为检验干部能力作风的“试金石”,紧扣民生保障、项目建设、产业发展领域热点、难点问题,全力补短板、惠民生、增后劲,推动乡村振兴和城乡融合发展,群众幸福指数不断攀升。

  社会保障紧贴民心,发展底板更加稳固

  县城东区庙沟大桥建成通车、镇原一中新校区建成投用、椿树街新建物资市场运营……

  一个个贴民心惠民生实事的办理让群众无不称赞。“告别了以往的泥土路,这是我们期盼已久的喜事。”走在双向4车道的崭新大桥上,县城居民王艳伟高兴地说。

  王艳伟家住庙沟大桥东侧,以前遇到雨雪天气要去位于桥西侧的城中心购物没有桥,只能从深沟里穿过很容易滑倒。现在好了,有了桥不但缩短了距离,还走上安全又舒心。

  “三抓三促”行动开展后,镇原县将长约250米、宽24米的庙沟大桥工程列为全县重点加速推进项目之一,全力攻坚破难,实现了按时竣工。该大桥的建成不仅方便了群众出行,还与县城路网连接,打通了既有断头路,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赢。

  2024年镇原县民生领域投入38.8亿元、占公共预算支出的85.4%。办理省市列、县定民生实事25件。稳岗就业引进急需紧缺人才19人,开发公益性岗位3538个,新增城镇就业3940人;输转劳动力11.9万人、创收36.1亿元。新增学位8935个,高考本科进线率82.48%,较2023年提高11个百分点。18个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实现中医药综合服务区(中医馆)全覆盖,县内就诊人数增加1.25%、转诊率下降0.58%。“结对帮扶·爱心甘肃”工程持续深化,5517名干部结对关爱6229名困难群众,帮办实事2949件。

  项目建设量质齐增,奏响发展最强音

  随着社会的发展,拥有私家车的人越来越多,停车难成为困扰群众出行的重要问题。对此,镇原县在老城区启动了公共停车场建设项目,解决了县城“停车难、停车乱”难题。

  “老城区是县城的核心区域,在这里建设大型停车场势在必行。”镇原县住建局局长贾元庆说,新建的公共停车场周边有党政机关、学校、商场等,人员流动性较大,停车泊位紧张。

  为此,镇原县决定实施公共停车场建设项目,配套修建公共卫生间、管理室、充电桩、排水沟等设施,并安装停车场管理系统。目前,所有新建停车场投用。

  “在这里建个停车场及时又贴心。”镇原县城居民张虎平说,以前‘停车难’的烦心事,现在再也不用担心没地方停车了。”贾元庆说,“三抓三促”行动开展后,县里紧盯“关键小事”,回应民生关切,推动“基本民生”向“品质民生”转变,努力让大家感受到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

  为解决群众“停车难”问题,镇原县建成了公共停车场、立体停车场、智能化停车场,新增公共车位4500余个,有效解决县城主城区、繁华地段、老旧小区等人员密集、车流量大的重点区域内停车设施不足等问题。

  仅2024年,镇原县争取转移性支付增量、再融资债券、专项债券、一般债券等资金12.7亿元,实施重点项目160个,完成投资53亿元。潜夫街、忠恕街、水荫北街、东新街二期等市政道路工程全线贯通,西区防洪排涝工程按期完工,原州路综合管网改造当年开工建设、当年建成投用,县城目之所及,街净巷洁、灯明树秀、路平桥安、城美业兴,处处展现着系统性治理和跨越式提升带来的美丽嬗变。县城东、西热源厂全面建成,新增供热能力337万平方米,实现了供热“一张网”,温暖一座城。“西气东输”三线工程按期完工,天然气“村村通”接入12个乡镇4900户,“气化镇原”顺利推进。平庆铁路镇原段建设快速推进。G699完成建设单位招标,G327高速公路特许经营权方案获批,S15、S19、S40纳入全省三大高速公路新通道总体规划。白峁岭南侧道路建成通车,打通了“卡脖子”、畅通了“大动脉”、连通了“民心路”,高质量发展的支撑力和牵引力更加强劲。

  现代产业蓄能向新、积厚成势

  走进圣农食品(甘肃)有限公司生产车间,一排排鸡蛋沿着流水线依次进行检测、分级、装盘,最后装箱;在养殖基地,肉鸡的喂养极为便捷,通过一键操作即可完成上料、喂水、调节温度和湿度以及收集鸡蛋等一系列工作。

  “三抓三促”行动开展以来,镇原县就按下“百亿级肉鸡产业化项目”启动键到如今圣农食品(甘肃)有限公司成为西北地区最大的肉鸡养殖、屠宰加工企业,镇原县用工业思维推动1.2亿只白羽肉鸡全产业链,让肉鸡产业在这片红色的沃土上崛起,做到了“兴一方产业、富一方百姓”。截至目前,该公司已累计投资51.13亿元,现有固定员工2800多人,年屠宰能力达到9000万羽,年产冰鲜鸡肉产品达到14.6万吨,去年10月,圣农食品(甘肃)有限公司熟食加工厂项目的正式签约,补齐了1.2亿羽白羽肉鸡全产业链闭环发展的关键拼图,推动镇原县农业产业实现从初级加工向精深加工、从低端产品向高端产品的跨越式发展。

  按照新质生产力发展要求,去年,镇原县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农业聚链成群,兑现产业奖补资金2.74亿元,发放财政扶持贷款3.94亿元、贴息469.4万元,持续培育壮大特色产业。聚焦创建国家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目标,播种粮食144.8万亩,产量达到35.7万吨,被纳入全国玉米单产提升整建制推进县。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启动创建,肉鸡饲养量达到1亿羽,出栏8600万羽、占全省的75%。新建万头肉牛重点镇2个、万只肉羊良繁基地4处,肉牛、肉羊、生猪饲养量分别达到30万头、74万只、29万头。改造低效郁闭园7500亩,苹果产量达到16万吨,瑞雪、瑞阳苹果在2024中国苹果年会品鉴中斩获8金。种植中药材、万寿菊8.5万亩。新建日光温室758座,改造冬暖式大棚389座,发展设施蔬菜3.4万亩、露地瓜菜26.5万亩,建成洪河、蒲河、茹河流域3个万亩现代设施蔬菜产业带,生产菌棒2000万棒、鲜菌4900吨,新认证“三品一标”绿色菌菜品牌7个,农作物秸秆、苹果剪枝、畜禽粪便、菌糠菌渣资源化利用率分别达到92.5%、65.4%、87.5%和97%,“三元双向”循环体系更加健全。

  同时,工业加速突破。“双百”帮企行动深入推进,生产原油90万吨、天然气3200万方。长庆油田30万千瓦、正泰安能3万千瓦、九源慧畅天然气综合利用等项目快速推进,光伏发电产能达到3.9万千瓦;减退企业税费1.2亿元,兑现中小企业发展奖补资金184万元,淮杨服饰加工厂建成投产,惠生中药材初加工项目落地建设,培育省级创新型企业4户、高新技术企业1户、“专精特新”企业1户,新增规上企业2户。金龙工业集中区升级为省级开发区,中小微企业创业孵化基地建成投用,入驻企业5户,园区基础设施提升、5G+智慧园区等项目有序推进。制定《全县红色资源保护性开发利用(提升)专项规划》,打造“茹河风情游”“民俗文化游”“红色记忆游”等精品旅游线路5条,接待游客335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6.1亿元。镇原民俗文化守正传承、创新发展,“剪云裳”服装秀参加全国“百团汇演”,获评优秀文艺团队。

  如今,镇原县坚定不移推进新型工业化、培育新质生产力,推动传统产业“迭代”、新兴产业“抢滩”、未来产业“占先”,经济发展的新引擎、新优势正加速形成。(镇原融媒全媒体记者 白勇涛)

Copyright © 2000 - 2025 NEWS.cn All Rights Reserved.
制作单位:新华网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新华网股份有限公司
01007020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129013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