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肃州区西北街街道阳关路社区依托“暖心阳关”党建品牌培树创新,积极探索党建引领下的居民自治新路径,结合老旧小区改造,通过一系列务实举措,全面破解酒运司汽修厂家属院“三无三多一差”难题,全力构建多元融合共创的“和谐楼院共同体”,以细“治”入微的服务提升社区温度,推动便民服务触角向楼院单元延伸,着力打造共治共享幸福圈。
以融合链资源,构建“和谐楼院共同体”
按照“阵地最小化,服务最大化”的理念,打造“暖心阳关会客厅”,设置“民情茶馆”“伙伴联盟”“积分超市”“红色义剪屋”“爱心义诊室”等服务功能区,让服务对象拥有邻里交流、休闲放松的一方天地,实现居民活动用房从“无”到“有”。整合“五联双报到”单位、“两代表一委员”和志愿者、“红色先锋”商户等优势资源,统一编入楼院网格,以“有事定商、大事共商、难事众商、小事简商、急事快商”的“五商工作法”为抓手,建立“会客厅大家议”面对面对话机制,及时联系、沟通、办理、反馈,点对点解决“服务谁、谁服务、效果如何”等问题,构建服务共享、资源共聚、发展共促的“和谐楼院共同体”。
以融入聚民心,引导居民参与“微治理”
发挥“暖心阳关会客厅”议事功能,多次召开居民议事会,围绕小区如何改造提升积极建言,群策群力解决路灯安装、停车位规划、充电桩架设等问题,切实将居民的改造设想变成安居现实。延伸“暖心阳关会客厅”服务功能,吸纳老党员、老职工成立志愿服务队,常态化开展走访巡查,及时劝阻不文明行为,协调化解邻里纠纷。充分发挥汽修厂退休老职工特长优势,由热心党员、退休职工安师傅牵头打造“安师傅维修点”,组织老同志们利用各自闲余时间,每月定期免费为居民提供疏通上下水、更换水龙头、维修自行车等“小修小补”服务,得到居民的一致好评。截至目前,已累计召开“暖心会客厅”议事会20场次,为群众解决暖气不热、噪音扰民、业委会成立难、散居楼院管理难等群众关心的急难愁盼和矛盾纠纷问题100余件,居民满意度达100%,投诉率同比下降45%。
以融创搞活动,多元互动提升归属感
定期举办社会治理活动日,邀请专业人士为群众提供心理咨询、政策宣传、法规解读等服务,提升居民群众法治意识。开展“巾帼家美积分超市”积分兑换活动,用“服务”换“积分”、用“积分”换“物品”,激发居民参与社区治理的热情。广泛开展党员群众意见建议征集活动,将文明行为规范、倡导邻里互助、营造良好风气等内容纳入居民公约,不断增强居民文明素养,推动小区风气持续向善向好。引进酒泉和天老年服务中心、慧欣社工、“陇之情”志愿队、“快乐音符”艺术团等10家社会组织,依托春节、中秋、重阳等重要节点,在小区开展义诊义剪、健康讲座、“共品腊八粥”“端午邻里联谊”“重阳尊老敬老”等主题活动12场次,促进邻里和睦,提升小区居民的归属感和幸福感。
以融建激活力,开创自管自治新局面
充分发挥党的组织优势,健全“社区党委—网格党支部—楼院党小组—党员中心户”四级组织体系,进一步扩大覆盖范围,组建小区自管委员会,将威望高、责任心强、热心公益的老党员、老职工、在职党员等推举为自管委员会成员,建立完善居民协商议事规则、自管委员会工作制度等小区治理机制,发挥居民主体作用,积极开展好小区管理、秩序维护、环境整治等日常工作,汇聚起党员群众积极参与小区自管自治的强大合力。如汽修厂家属院3号楼2单元住户向小区自管委员会反映,因下水管道年久失修,该单元时常出现下水堵塞的问题。了解情况后,自管委员会成员会同社区网格长对该单元所有住户进行了入户走访,邀请住户共同协商形成解决方案,大家均摊维修费用,对下水管道进行了整体更换,有效解决了群众的烦心事。发挥“暖心阳关会客厅”功能,通过走访入户、设置心愿墙、意见箱等方式,主动对接群众诉求,按照“居民所需、党员所长”原则,组织支部党员志愿者和自管委员会成员认领“微心愿”、提供“微服务”,精准解决群众困难诉求,截至目前,累计开展“微服务”500余次,帮助居民实现“微心愿”120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