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勤春来早,春耕正当时。近日,走进西峰区后官寨镇司官寨村食用菌产业园的养菌大棚内,一排排菌棒摆放整齐,工人们正忙着给菌棒翻堆、通风透气,促进菌丝均匀生长,为丰产增收打好基础。
“庆阳属于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气候总体冷凉,具备发展食用菌产业得天独厚的条件,可以培育出高品质花菇。目前,产业园培育的200万棒菌棒长势喜人,发菌率和成活率都很高,预计今年4月就可以出菇,每棒的产量在1.5斤至2斤左右。”司官寨村食用菌产业园菌棒生产负责人杨宏博说。
小小食用菌,一头连着“菜篮子”,一头鼓着“钱袋子”。司官寨村食用菌产业的蓬勃发展,让村民不用外出就可以在家门口赚到钱,实现挣钱、顾家两不误,切实享受到了产业发展带来的红利。
“产业园建起来后,我们把土地流转给产业园,除了土地流转带来的收入,我们还可以在产业园务工,收入也非常可观。”司官寨村村民铁彩霞说。
司官寨村高庄组组长王龙介绍,在采菇周期,产业园用工需求量非常大,还要从河南、汉中等地外雇人员,月收入稳定在3500元左右。
近年来,司官寨村按照“三元双向”循环农业模式,积极探索食用菌产业发展新路径,依托集体产权改革成果,引导群众以资金、资产入股,新建标准化菌棒厂,配套建设养菌棚、出菇棚及冷库等设施,打造菌棒生产、培养等产业链条,动员群众自建食用菌大棚460多座。2024年,司官寨村食用菌产量达到1500吨,实现产值2700多万元,在基地务工的群众达700多人次,实现劳务收入300多万元。(通讯员王春燕、张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