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春涌陇东启新程
——庆阳市锚定高质量“航标”擘画发展新图景
春回大地,万象更新。连日来,庆阳市抢抓春季施工“黄金期”,吹响项目建设“冲锋号”,一批重点工程加速推进,能源开发、数字经济、“三元双向”产业升级、项目建设等领域呈现“多点开花”之势。特别是“东数西算”国家战略的落地实施,为全市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一幅“数智引领、产业腾飞”的新画卷正在徐徐展开。
抢抓机遇
项目建设热潮涌动
在位于西峰区的庆阳三一新能源装备有限公司,年后生产的第21台风电装置将在发电机对中测试成功后,下线运往华能庆阳新能源示范项目基地。庆阳三一新能源装备有限公司生产车间主任杨殿明表示,企业满格电力、开足马力,奋起冲刺首季“开门红”,预计一季度产值达2亿元,2025年下半年单月产能将提升20%。
近日,走进庆阳市各大项目建设现场,塔吊林立、机器轰鸣,建设者们争分夺秒赶工期、抓进度,处处涌动着干事创业的激情。今年以来,庆阳市把重大项目作为扩大投资的“强引擎”和产业转型的“主载体”,加强谋划储备、招商引资及调度管理,紧盯5000家上市公司和500强企业,提升能源化工、现代农业、生物医药、银发经济等重点产业招商成效,落实重点项目领导包抓责任制,统筹调度,加快推进省、市列重大项目建设。
乘“数”而上
数字经济加速崛起
作为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国家枢纽节点之一,庆阳市抢抓“东数西算”战略机遇,全力推进数字经济核心产业项目建设。今年,庆阳市坚持以算夯基、算电协同,数实融合、AI赋能,立体化推进“东数西算”工程,构建“大算力+大模型+大数据”数字经济发展核心范式,打造国家中线算力调度和西部低空立体交通“双枢纽”,实现数字经济投资、产值“双百亿”,全面提升“中国算谷·智慧庆阳”品牌内涵。完成“东数西算”产业园区二期、三期基础设施和电网建设,加快实施“绿电聚合”项目,打造国内领先的智慧零碳产业园。聚焦标准机架10万架、智算规模突破10万P“双十万”建设目标,加快建设10大数据中心,全面扩大算力规模,推动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打造西部数字经济新高地。
优化服务
营商环境提档升级
为确保项目“早开工、快建设、早达效”,庆阳市打出“组合拳”。推行“专班推进+清单管理”机制,市级领导包抓重点项目,破解土地、资金等堵点问题;深化“放管服”改革,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时限持续压缩;举办“政银企对接会”,为中小企业授信贷款,为民营经济提供更加全面、高效、优质的金融服务,激活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内生动力。
甘肃天城路桥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是一家集房屋建筑及安装工程、市政公用工程、公路工程及机械设备租赁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性建筑企业,为了满足企业融资需求,公司通过线上申请及大数据评估,无需抵押即成功申请建行庆阳分行贷款。“建行庆阳分行为我们累计提供资金支持600余万元,解决了公司的燃眉之急。”甘肃天城路桥工程有限责任公司经理孟星说。
创新模式
带动农业绿色发展
庆阳市深化“三元双向”循环农业模式,加快创建国家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今年全市将不断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发展绿色高效种植,壮大现代规模养殖,培育多元生态菌业,推动农业产业绿色循环发展。今年将实施百万亩优质苹果基地改造提升行动,改造低效果园6万亩,确保苹果产量达到158.2万吨;新建百亩以上设施蔬菜生产基地10个,培优中药材产业,持续扩大道地、仿野生中药材生产规模,中药材种植面积达56万亩,产量达15万吨;全力打造“菌种扩繁、菌棒加工、菌菇生产、品牌营销、菌渣利用”全链发展体系,力争生产菌棒4亿棒,食用菌(鲜品)产量达到8万吨。
当前,庆阳市正以“三抓三促”行动为抓手,锚定“双轮驱动、三化并进、四建支撑”战略目标,推动项目建设量质齐升。随着一批批重大项目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全市高质量发展的“春之画卷”正徐徐展开,为加快建设陕甘宁毗邻地区区域性中心城市建设积蓄澎湃动能。(庆阳融媒记者 李亚绒 通讯员 李丽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