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6日,2025数字中国创新大赛(庆阳)·低空经济赛道赛事报名正式启动,标志着庆阳市正以低空经济为战略支点,依托数字经济的强劲算力支撑,加速构建“研发-制造-应用-服务”的全生态产业链,打造西北低空经济创新高地。
庆阳市低空经济蓝图始于硬核制造。2024年底,首架“庆阳产”无人机“001号”成功下线并完成首飞,标志着庆阳市迈入无人机自主研发生产新阶段。在宁县和盛工业集中区,超级马赫、中飞航等无人机终端制造企业已入驻,与生产3D打印涡轮发动机的链景增材等配套企业形成链条闭环,总投资达57.5亿元的低空经济产业基地初具规模。
作为“东数西算”国家枢纽节点,庆阳市的算力规模已突破5万PFlops,预计今年底将达到10万PFlops,成为全国最大的人工智能算力保障基地之一。这一优势让低空经济研发——无人机设计中的飞控系统优化、集群算法训练等环节,依托超算中心可缩短30%的研发周期,降低超20%的成本。“算力让我们的发动机参数迭代效率提升3倍,这是西部企业参与高端竞争的核心筹码。”庆阳超级马赫航空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侯宇同说。
低空经济的生命力在于应用场景创新。在北石窟寺,搭载高精度传感器的测绘无人机仅用2小时便完成传统人工需5天才可以完成的崖体勘测,厘米级数据为千年文物披上“数字铠甲”;国网庆阳供电公司已部署29座无人机场,覆盖76条输电线路、21座变电站及1200公里配网,全市35千伏及以上适航线路覆盖率已达82%,故障排查效率提升40倍;在华池南梁通用机场,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的首航,开启了“低空+立体交通”的试点探索……
目前,庆阳市已成功申报国家城市空中交通管理试点,未来将拓展物流配送、智慧农业等20余个“低空+”场景,打造“庆阳造、庆阳用”的低空经济生态样板。(庆阳融媒记者刘萍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