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潮激荡,机械欢歌。走进灵台县现代包装科技产业园,自动化生产线全速运转,工人们穿梭于各道工序车间,满载成品的货车笛声阵阵,载着“灵台制造”奔向全国……
自“金桥地企互惠行动”以来,灵台县以政策暖流激活产业春水,用就业纽带串联民生福祉,让包装产业园这个“经济引擎”在轰鸣声中加速转动,托举起千家万户的“稳稳幸福”。
走进三力明塑业有限公司生产车间,机器的轰鸣声与忙碌的身影交织。自动化编织袋生产线以每分钟120转的速度高速运转,聚丙烯颗粒在2台高温拉丝机里熔化成晶莹的银丝,数千根经纱在28台圆织机上穿梭交织。工人们穿梭在设备间,娴熟地操作着,随着缝包机的节奏声,印着"灵台制造"的一条条白色编织袋如瀑布般倾泻而出,转眼间便堆成了产品垛。
三力明塑业有限公司总经理陈桂莲感慨道:“我们厂子可是个需要大量人手的行当。从2月15日开始试产,机器就24小时连轴转。眼下,八成员工都是周边群众。今年打算再添几条生产线,多招些乡亲,既让厂子红红火火,也让乡亲们实实在在增收致富。”
包装产业既是实体经济的“助推器”,也是民生就业的“稳定器”。灵台县包装产业园的蓬勃发展,为当地群众铺就了一条“出家门、进厂门”的就业致富路,家住碑子沟社区的居民赵俊梅便是受益者之一。
过去,赵俊梅是辗转异乡的打工者,家中老人和孩子无人照料;如今,她通过劳动工程集日找到工作,实现家门口就业。“以前在外务工,夜班熬得人憔悴,现在5分钟就能到岗,辅导作业、照顾老人两不误。”赵俊梅在裁缝机前绽放笑容。
作为灵台县推动乡村振兴和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举措,“金桥地企互惠行动”以“政府搭桥、企业唱戏、群众受益”为核心,通过政策扶持、资源整合、精准服务,构建起企业与地方协同发展的“命运共同体”。在包装产业园内,通过减免厂房租金、配套基础设施等“一企一策”帮扶措施,吸引多家包装龙头企业入驻,形成了涵盖纸箱生产、环保包装、印刷设计等领域的完整产业链。
通过每周五的劳务工程集日、智慧劳务信息平台等,精准对接企业用工与群众就业需求,让企业用工能快速找到人、群众务工能找到活。截至目前,该行动已举办招聘活动10余场,累计提供岗位超6400个,700人签订用工意向。越来越多群众通过“家门口就业”实现稳定增收,产业发展与民生改善的良性循环加速形成。
放眼产业园,跃动的数据勾勒出富民强县的新图景,至目前,已累计完成投资1.59亿元,其中:北区5幢标准厂房已全部建成;南区预计今年6月底前全面完成建设任务。整个项目建成后,依托标准厂房,可聚集容纳果品、食品、药品等印刷包装企业10多家,提供就业岗位1200多个。
从机器轰鸣的建设现场到高效运转的生产线,从“金桥行动”的精准匹配到群众增收的笑脸,灵台县包装产业园正以“产业+就业”双轮驱动,让群众在家门口端稳就业“饭碗”。(记者 李欢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