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岷县梅川镇始终把中药材产业作为促进农民增收致富的优势主导产业,在种植绿色标准化、精深加工规模化、市场销售集约化、培育经济主体组织化等方面重点推进、重点突破,持续推动全镇中药材产业高质量发展。
时下,正值中药材种苗采挖交易的黄金期,在梅川镇西坝村中药材种植基地,药农们手持锄头将一株株中药材种苗从松软的沙土中挖出,并整齐摆放在地头。
“我们西坝村的土质好,都是沙土,中药材苗条形好、皮色也好,所以本地的客户、外地的老板们都看上我们西坝村的中药材苗子。我种了三亩地,一亩地挖500—600斤中药材苗子,已经挖了1000多斤了,准备全部采挖后卖掉,预计一亩中药材苗能卖3万元。”梅川镇西坝村药农吕新峰开心地说。
在梅川镇中药材交易市场内,药农们将刚采挖出的新鲜种苗摆放在地上,等待买家前来选购,来自各地的客商穿梭于各个摊位,仔细察看种苗的品质品相,吆喝声、讨价还价声此起彼伏,为市场增加了更多活力。
“岷县的苗子质量好,长得匀,根子全,所以我才到岷县西坝市场上收来了。”前来梅川采购的临潭客商陈小红说。
蒲麻镇红崖村药农赵根条说:“我今年打算种十几亩黄芪,二十几亩党参,十几亩当归,去年行情好,今年想多种些多卖些钱。”
作为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梅川镇依托“合作社提供原材料、农户加工、合作社回购”模式,引导2000余户群众通过发展庭院经济增收致富,人均纯收入达17000元,户均年收入达6—10万元。
梅川镇店子村药农李世俊,通过在自家院子里加工中药材切片,不仅盖起了新房、添置了新车,生活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他说:“这几年通过加工药材家里的变化很大,生活水平也提高了。去年黄芪指甲片加工了100—120吨左右,自己的纯收入20—30万元。”
近年来,梅川镇紧盯“培育中药材产业强镇”目标定位,切实发挥中药材产业基础优势,逐步形成了“山区种药、川区切药、以药为业、靠药致富”的产业发展格局。目前,全镇中药材种植面积稳定在8万亩左右,年产量约4万吨,中药材总产值达12亿元以上,中药材收入占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80%以上。
梅川镇副镇长张廷佐表示,下一步,我们将锚定县委“两区两枢纽”目标定位,坚持以“道地、绿色、生态”为核心,着力在中药材产业精细、标准、规范、集约上下功夫,打造道地中药材“梅川商标”,促进中药材产业高质量发展,为乡村振兴赋能增效。(新定西·定西日报通讯员 张富强 孟繁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