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2025 03-27 17:43:57 来源: 东乡县融媒体中心

布楞沟村马哈比布:东乡牧羊人的教育“长征路”

2025-03-27 17:43:57     来源: 东乡县融媒体中心
字体:
分享到:

  清晨七点半的布楞沟村,马哈比布在羊圈里熟练地拌着饲料,这位41岁的东乡汉子现在已经能通过羊的“脸色”判断健康状况,就像他能从几个孩子的成绩单里读懂家族未来的希望。当阳光穿透黄土高原的晨雾,照在硬化过的院落上时,这个曾被认为极不适宜人类居住的地方,正悄然书写着新时代的山乡巨变。

  二十年前,只会说东乡语的马哈比布在兰州工地用结结巴巴的汉语比划着讨生活。如今,他的大女儿在西北师范大学用流利的英语与外教对话,家族微信群里的学习打卡记录取代了祖辈的羊鞭声。

  “小时候觉得能放三百只羊就是本事,现在明白三百个单词才是出路。”抚摸着政府补贴修缮的砖瓦房外墙,马哈比布忆起当年用半月工钱给女儿买自行车的承诺——那是他人生第一堂“教育投资”课。这个投资,是承诺,也点燃希望。

  布楞沟的清晨充满琅琅书声。每到假期,村民总能看到马家小院挤满前来求教的孩子。大女儿自办的“学习角”和家族群里的“云课堂”,让这个曾经祖祖辈辈没出过初中生的村庄,陆陆续续走出了多个外出求学的少年。

  在祥泰养殖合作社,马哈比布认真学习养殖知识和技术。这份工作支撑着家庭,更积蓄着他开养殖场的梦想。“中石化给咱修了路,政府帮我们建了房,现在手机能查养殖行情和销售渠道,要看病车能直送县医院。”他数着村庄的蜕变,手上皲裂的纹路里还嵌着放羊娃时期的黄土。

  从文盲到羊倌,从打工者到“教育践行者”,马哈比布的人生轨迹与布楞沟的蝶变同频共振。当大女儿的美国外教惊讶于深山里的英语发音时,这个东乡汉子憨厚地笑:“我们赶上了好时候。”春风吹过焕新的村落,合作社的小羊发出咩咩欢叫,像在应和新时代的山乡牧歌。(马利军 马进海)

 

Copyright © 2000 - 2025 NEWS.cn All Rights Reserved.
制作单位:新华网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新华网股份有限公司
01007020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129013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