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2025 03-28 18:29:49 来源: 环县融媒体中心

为啥“新农人”研学培训都选环县庄子峁?

2025-03-28 18:29:49     来源: 环县融媒体中心
字体:
分享到:

  今年惊蛰刚过,环县庄子峁生态农庄就迎来了一批又一批的研学团、培训团、参观团,和往年不同的是,一是今年庄子峁迎客热潮期提前了近两个月,二是各类学习团队来庄子峁短期参观学理念的少了,而扎下根来实打实学实务的多了。

  为什么各类培训都会选择环县庄子峁?庄子峁有啥可学?学了庄子峁回去能干啥?走进庄子峁,各个谜底就在这“田间课堂”的培训现场。

  3月中下旬,庆阳市合水县高素质农民培训相继两期在庄子峁举办,每期学员40多人。合水县农广校校长王海宁表示,他们组织高素质农民培训在庄子峁开展实践教学,不仅是学庄子峁农文旅融合带动村民实实在在地依靠产业致富的思想和理念,也要让“新农人”真正学到一技之长,更重要的是让他们在庄子峁生活几天,真切感受庄子峁群众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进而克服传统观念,把学到的内容灵活地融入到当地的产业发展中去。

  王海宁说的三层观点,是庄子峁的真实状态,也是大多数培训团队选择庄子峁的真实表达。在庄子峁发展生态农庄之前,这里曾和环县大多数村庄一样,群众靠种植、养殖和务工为主要收入来源,增收空间不足。2019年,该庄头在外创业能人杨清艳回乡发展生态农庄,经过几年的苦心经营,这个农庄22户人家都有了致富产业,都有了直播账号,收入迅速翻翻,2024年,该村庄的农民人均收入达到2.1万元,超过全县平均水平4000多元。

  庄子峁的发展,是能人引领的结果,也是全庄头22户群众共同努力的结果。刘海琴酿制手工酱油;杨志平夫妻开始散养土鸡,并酿制黄酒;杨满彦提供了自家的6亩土地,作为“共享菜园”;杨志熙种植辣椒,收获后晒干用石磨碾细销售,在县城开饭馆的杨志楠回农庄开起了农家乐……

  不仅仅是这些实体场景,庄子峁的奶奶婶婶们还组建了“村花团”,有空时间还聚在一起扭秧歌,“原来都羞答答的不敢上台面,可随着收入增加了,个人的自信心也更足了。”杨清艳说,“先把人聚在一起,进而就把心聚在一起,农庄里谋划一些事、决策一些事、落实一些事大家的心都齐了,干劲也就更足了。”

  在合水县高素质农民培训班之前,庆阳市组织的农文旅融合“新农人”培训班也走进庄子峁,各县区的网络主播们来学习庄子峁“户户播”模式的发展。“现在的城市市民都追寻绿色、本真、乡愁的农产品,尤其是餐桌上的食品,都渴望原生态,而在农庄里的‘户户播’恰好逢迎了市民的需求。”庆阳市商务局副局长刘丽表示,就是要把这种能带动群众增收的模式在全市各县区推广,促使更多的村庄开发自己独具特色的产品,以当地小产业创建区域大品牌,拓宽群众增收渠道,庄子峁经验恰好是全市首创的、具有实实在在实体的、有经验可学习、可复制、可拓展的模式。

  庄子峁生态农庄依靠农民田间学校,彻底打破传统培训教学的固有模式,创新性地构建起“产业户变身土专家、农产品化作优质教材、村官转型为授课老师、村庄摇身成天然教室”的全新格局,真正将高素质农民培训学用贯通理念具象化、实践化。近年来,庄子峁生态农庄已经接待了来自青海、宁夏、陕西、天津和甘肃定西、陇南等市州研学团队近300次,有些是学理念,有些是学模式,有些是学实体技术,“不论是哪里的、什么类型的研学团队,我们都认真接待,全开放式培训。”杨清艳表示,一个地方有一个地方的特色,一个区域有一个区域的乡愁文化,我们不怕复制,我们期待更多的研学团队学习推广,我们也需要走出去研学其他地方的好做法好经验,以把产品内容、形式拓展得更宽,把庄子峁的品牌扮得更靓。(李文)

Copyright © 2000 - 2025 NEWS.cn All Rights Reserved.
制作单位:新华网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新华网股份有限公司
01007020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129013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