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2025 03-28 18:29:45 来源: 环县融媒体中心

绿色智能双轮驱动 环县煤矿步入发展快车道

2025-03-28 18:29:45     来源: 环县融媒体中心
字体:
分享到:

  在塬峁交错、沟壑纵横的环县,千米地层深处,蕴藏着亿万年沉淀形成的煤炭宝库。如今,时代的东风不仅吹醒了这片古老的土地,也唤醒了沉睡的煤炭资源。一时间,这座西北小城仿佛被注入了无尽活力,机器的轰鸣声打破了往日的宁静,大小工程车往来穿梭。新时代的环县,正迎着新能源革命的浪潮,在绿色与智能的双轮驱动下,快速迈入煤矿开采的新征程。

  智“洗”乌金 开创绿色新潮流

  厂房鳞次栉比、管道纵横交错,运煤车如蜿蜒长龙……走进位于甜水堡镇的甘肃万胜矿业有限公司,浓厚的工业气息扑面而来。

  日暮时分,甜水堡煤矿二号井的核心配套工程选煤厂正有条不紊地开展流水线洗煤作业。这座选煤厂,年洗选量可达240万吨。自2023年11月成功完成带煤调试,正式投入运行后,凭借先进的工艺和卓越的效能,吸引了行业内外的广泛关注。

  在洗煤车间持续不断的机器轰鸣声中,重介质浅槽分选工艺精准地将200—6mm的原煤块分拣出来,极大地提高了煤炭资源的利用率。一旁的TDS智能干选设备更为神奇,借助AI算法,“火眼金睛”般实现了毫米级的高精度分拣,让资源利用率得到进一步提升。经过多道深度清洗工序,洗块煤、精煤、末煤、煤泥四大产品顺利产出。

  “智能化是我们最大的特色。”机修及设备管理专责闫晋龙一边在现场巡查,一边指着眼前的设备向记者介绍。选煤厂深度融合物联网、云计算与大数据技术,构建起“人—机—物”互联的智能生态系统,宛如一个强大的智慧大脑,确保了选煤厂高效有序运转。“工作人员通过平板电脑、手机等终端,就能实现对生产全流程的远程监控和实时决策,人工干预降低了30%以上。”

  据了解,人工干预减少后,管理效率提升了20%,生产成本降低了15%,成功达到“高效、节能、绿色、环保”的工业4.0目标,成为行业智能化转型的典范。同时,选煤厂始终坚持“减耗增效”的理念,通过智能分选与资源循环利用,每年减少矸石排放10多万吨,水资源循环利用率达到95%。在创造经济效益的同时,积极践行“双碳”战略,为区域能源升级贡献力量 。

  安全“智”控 夯实生产生命线

  来到山东能源集团西北矿业天竣公司刘园子煤矿,从远处望去,广阔的矿区内各类建筑、设施错落有致,运输车辆穿梭往来,呈现出一片热火朝天的工业景象。

  煤矿调度指挥中心内,一套集智能化与现代化于一体的高效管理平台令人惊叹。由16块4K超清屏幕组成的动态监控系统,如同敏锐的眼睛,实时投射井下三维立体影像。安全监控值班员肖雅江紧盯着智能终端,一氧化碳、甲烷浓度等关键数据实时更新,清晰可见。

  “这套先进的监测系统,通过智能传感器构建起矿井的‘神经网络’,能够对30余类风险进行精准预警。同时,井下工作人员都配备了GPS定位系统,人员的动态信息尽在掌握。”肖雅江介绍道。

  刘园子煤矿井田面积15.65km²,煤炭资源储量1.06亿吨,可采储量0.63亿吨,设计生产能力90万吨/年,服务年限长达50年。自2024年8月26日山东能源集团西北矿业有限公司接手后,面对诸多难题,先后投资2820万元,完成11项系统优化提升工程,扩修巷道3328米。如今,主立井修复工作基本完成,21个歪斜支架已调正并正常试运转,工作面已具备复产条件。

  “过去煤矿开采过度依赖人力,效率低下且安全隐患大。如今,智能化设备的引入彻底改变了这一局面。”山东能源集团西北矿业天竣公司刘园子煤矿总工程师王旺旺信心十足地表示,下半年将开展矿井改扩建工作,2025年计划安全出煤90万吨,安全掘进3500米,努力将刘园子煤矿打造成现代化高效矿井。

  政策护航 迈向绿色低碳未来

  环县煤炭资源极为丰富,煤炭远景储量高达684亿吨,堪称一座深不可测的能源宝库。长期以来,作为西北地区重要的能源供应大后方,环县持续为外界输送着能源。

  目前,全县境内已探明的512平方公里范围内,煤炭资源量达到57亿吨。按照规划,除了已建成的甜水堡煤矿和刘园子煤矿,还将规划建设砂井子南部矿区、砂井子中部矿区等四大矿区,以及钱阳山煤矿、马福川煤矿等七大煤矿。

  近年来,当地政府积极响应国家号召,迅速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大力支持煤矿向智能化、绿色化方向发展。2024年,环县生产原煤221万吨,有效保障了煤炭供应。马福川、毛家川煤矿获得国家发改委核准,钱阳山煤矿采矿权和桃李湾、芦家湾煤矿探矿权成功出让,千万吨级煤炭生产基地建设驶入快车道。未来,预期开采规模将达到4700万吨,一幅宏伟的能源开发蓝图正在徐徐展开。

  在加快开发步伐的同时,环县煤矿企业始终坚守绿色发展理念。企业积极引入先进的环保技术,实现了废水、废气的零排放。对于开采后的土地,企业精心进行复垦和生态修复。如今,多个煤矿周边的生态环境得到显著改善,曾经的荒山秃岭逐渐被绿意覆盖,焕发出勃勃生机。

  “我们不仅要开发资源,探寻‘金山银山’,更要守护好这片绿水青山。”环县工信局局长徐天杰表示,当下,环县的煤矿开发正以科技创新为引擎,以安全生产为基石,以绿色发展为底色,向着高质量发展的目标奋勇前行。(郭海霞 乔洁)

Copyright © 2000 - 2025 NEWS.cn All Rights Reserved.
制作单位:新华网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新华网股份有限公司
01007020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129013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