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是学雷锋月。放眼望去,从街道、社区、广场到乡村,映入眼帘的是学雷锋志愿服务队的一面面队旗、一条条横幅和志愿者们忙碌的身影。他们有的是党员干部、有的是普通职工,在共同精神的感召下,他们帮助他人、快乐自己,将雷锋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紧密结合,树立起历久弥新的思想道德标杆。
“志愿之光”照亮全龄关爱路
“一老一小”,一头连着“夕阳”,一头向着“朝阳”,是事关千家万户的重大民生问题。在学雷锋活动月中,环县各级各类志愿服务组织、志愿者为高龄、失能、空巢等老年人开展助餐、就医、保洁、陪护等志愿服务活动;为孤困、残疾、留守等特殊群体开展爱心捐助、生活帮助、教育支持、安全防护等志愿服务活动,推动形成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良好风尚。
关爱“一老”,让“夕阳红”更温暖。在环县各乡镇幸福院,医护志愿者针对老年群体需求,开展“健康护航行动”,为老年人提供免费体检、健康咨询服务等活动,累计服务1200余人次。青年志愿者组织公益性岗位爱心理发员,深入各村鳏寡孤独、特困供养家中,向老人们提供免费理发服务;社区志愿者为困难家庭和独居老人家中送去生活必需品,帮助整理居室卫生,创新开展“银龄故事会”,制作“人生回忆录”,让温暖服务从物质关怀延伸到精神陪伴。
呵护“一小”,为“朝阳”成长护航。连日来,环县各级医护志愿者为770名乡镇儿童免费检测视力;开展“守护明眸·点亮未来”主题公益活动,在“四点半课堂”中,青年志愿者辅导孩子们制作雷锋主题剪纸,针对双职工家庭子女,打造“护苗成长计划”,组织教育、心理、艺术等领域志愿者开发特色课程28项,累计服务儿童800余名。
老少同乐,彰显和谐幸福。截至目前,全县共开展“老小”志愿服务活动992场次,不断托起“一老一小”稳稳的幸福。
“志愿之风”吹暖城市摆渡人
聚焦外卖骑手、快递小哥、网约车司机等新就业群体需求,县委社会工作部广泛征集微心愿,进一步整合县域资源,通过开展志愿服务活动,为新就业群体送上“看得见、摸得着”的温暖,引导激励他们参与基层治理。
在暖“新”驿站“爱心补给站”内,医务志愿者细致地为每一位外卖骑手进行血压测量,针对他们长期奔波、生活作息不规律、工作强度大等职业特点,给出专业且实用性强的建议与指导,引导他们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
金融志愿者们向外卖员发放防诈骗宣传折页,结合典型案例,告知他们电信诈骗案件的特点和诈骗方式,讲解网络诈骗防范知识,提醒他们不要轻信陌生人的电话和短信,不要向陌生人透露自己及家人的身份信息、银行卡密码等重要内容。
通过与辖区爱心商户共建,打造暖“新”修车点,为新业态新就业群体提供免费检修服务,维修更换小部件,消除安全隐患,确保骑手们路上“不掉链子”。累计检修车辆117辆,更换刹车片、螺丝等配件300余件。
志愿服务队的外卖员们化身“城市美容师”,在环州建材城商圈开展环境大整治,有序摆放共享单车、捡拾通道垃圾、擦拭公共设施,累计清运废弃物50余公斤,充分展示了新就业群体的优秀品质和良好精神风貌。
“志愿之花”竞放环州满城香
有时间做志愿者,有困难找志愿者。如今,在环县的街头巷尾、城乡社区,“志愿红”已成为这座城市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他们活跃在主要交通路口、汽车站、火车站、公园等公共服务区域,以及乡村敬老院、社区困难群众家中等,播撒爱心和文明的种子;他们身体力行、从我做起,积极参与志愿服务活动,全力打造能量超强、引力超强的志愿服务“红色磁场”,吸引和带动更多的人们参与其中。
环县红十字志愿者、红十字应急救护师资走进环县农业机械化服务中心,开展应急救护技能培训。来自全县各乡镇200余名“农民机手”接受了心肺复苏、创伤止血、海姆立克急救法及AED设备使用等核心急救技能培训,发放急救包211个,增强了应对突发安全事故的自救互救能力,让“机手”既持“驾驶之证”,更持“生命之盾”,为农业机械安全生产保驾护航。
每逢周末,环江文化广场上,20余个便民服务摊位为群众提供免费理发、家电维修服务,由退休技工组成的“老工匠服务队”一个月来维修小家电230件;“邻里帮帮团”通过“以服务换服务”模式,帮助接送孩子,喂养家畜家禽。全县各级各类志愿服务组织为广大群众提供一系列便民利民志愿服务。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随着“雷锋月”系列活动的深入开展,县委社会工作部正将“三月来四月走”的阶段性活动转化为“365天不打烊”的常态化机制,广泛开展交通劝导、扶贫济困、爱国卫生、乡风文明等一系列倡导助人为乐社会风气、引领崇德向善生活时尚的志愿服务活动,构筑起覆盖县直部门、企业单位、街道社区和乡镇村组的志愿服务组织网络,志愿精神薪火相传、志愿服务遍地开花的浓厚氛围已然形成。截至目前,全县注册志愿者6.1万人,建立志愿服务队23支,先后开展志愿服务活动1000多场次,服务群众4万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