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2025 04-03 16:29:23 来源: 环县融媒体中心

60名国内外专家齐聚环县“解锁”肉羊生长密码

2025-04-03 16:29:23     来源: 环县融媒体中心
字体:
分享到:

  当春风裹挟着暖意,拂过环县山城乡八里铺村的梁峁沟壑,一草一木都焕发出了蓬勃的生机。坐落于此的甘肃庆环肉羊制种有限公司,这个被誉为环县“羊业硅谷”的希望之地,绵羊全组织发育图谱构建第二轮采样实验如期进行。60位来自全国各地科研院所的中外专家,怀揣科研热忱,跨山越海,齐聚于此,开启了肉羊新品种培育的逐梦之旅。

  走进公司敞亮的羊舍,淡淡的草料香扑面而来。羊只们或悠然踱步,或惬意进食,羊耳间的电子标识闪烁着科技的光芒。智能饲喂系统宛如一位恪尽职守的营养师,依托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依据每只肉羊独特的生长数据,精准投喂饲料,确保它们茁壮成长。

  不远处的实验室正成为科研团队攻坚克难的前沿阵地。

  4月1日上午8点,专家们迅速且熟练地穿戴好防护服、手套等,每个人的眼神中都透露出专注与坚毅,争分夺秒的科研工作随即展开。

  实验区域内,湖羊的叫声、仪器的嗡鸣声交织,忙碌的身影穿梭不停。专家们手持精密工具,围绕不同生长阶段的湖羊,有条不紊地进行样本采集、保存和数据记录等工作。

  “稳好了,我准备采集心脏样本。”一位资深专家的声音沉稳冷静,助手们心领神会,默契配合,迅速将湖羊固定妥当。采集完成后,样本以最快速度被放入液氮冷冻保存设备,整个过程一气呵成,只为完整保留组织细胞的原始状态,锁住每一个可能关乎科研突破的关键信息。

  崖州湾国家实验室主任科学家赵俊星正带领团队小组成员对湖羊内脏和生殖器官样品进行采集。他手持特制的采样工具,动作轻柔却精准,轻轻拿起一份样本,感慨道:“这次实验,我们要探究羊出生后365天内的纵向发育规律。样品采集后,需争分夺秒放入零下196度的液氮罐,最大程度保存核酸完整性,为后续在崖州湾国家实验室开展的基因功能挖掘打好基础。”

  另一处实验室里,来自中国农科院和庆阳市农科院的12名专家,正全神贯注、手法娴熟地操作着各类仪器和设备,对湖羊肉品进行测定。庆阳市农科院畜牧所所长耿智广面前的本子上已记录了一长串数字。“我主要负责记录每只羊的肉色、ph值等数据,这些数据当天汇总后,需第一时间上传到数据库里。”他边埋头实验,边告诉记者。

  “绵羊全组织发育图谱的构建可以为肉羊新品种培育提供理论基础。”实验现场一角,崖州湾国家实验室肉羊生物育种团队首席专家韩建林,正与几位专家热烈探讨实验方案。“此次实验,我们旨在通过系统性组织样本采集与基因分析,运用单细胞测序、基因芯片分析等前沿技术,全面解析绵羊多组织器官在不同生长阶段的基因变化,为肉羊品种改良提供精准数据支撑。未来,我们不仅要培育出更优质、高产的肉羊品种,还要让中国肉羊种业在世界舞台上占据一席之地。”韩建林目光如炬,信心十足地说道。

  环县致力于打造羊产业全产业链,将科技创新视为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动力。此次采样实验成果有望进一步优化肉羊生长模型,助力环县肉羊育种实现从“传统育种”向“分子育种”的跨越,推动肉羊产业向着更具活力、更高效的方向发展。

  夕阳西下,余晖如同细密的金线,温柔地洒在实验现场。当日的实验暂告一段落,忙碌了一天的专家们虽略显疲惫,脸上却洋溢着收获的喜悦。

  据悉,这已是他们开展工作的第二天。接下来的一周多时间里,专家们需对315只湖羊进行采样,平均每只羊约采集心、肝、脾、肺、肾等多个组织器官的90种样品,这些样品将作为国家肉羊遗传改良的重要材料长期保存在崖州湾国家实验室里。时间紧,任务重,但专家们却毫无惧色,纷纷表示能有幸参与此次实验活动,深入探究肉羊全生命周期组织发育规律而深感自豪。( 郭海霞)

Copyright © 2000 - 2025 NEWS.cn All Rights Reserved.
制作单位:新华网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新华网股份有限公司
01007020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129013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