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今年1至2月,全市工业、投资较快增长,市场消费恢复回暖,总体经济运行企稳回升。1至2月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4%,增速比2022年全年加快5.8个百分点。1至2月,全市限额以上网上零售额同比增长153.0%,增速比2022年全年提高59.5个百分点。
【本报讯】2023年前两月,全省经济运行稳中有进、持续向好,主要指标好于预期,为实现一季度“开门红”奠定了良好基础。全省铁路客运量922.4万人次,同比增长18.9%;公路客运量1229.5万人次,下降18.4%,降幅比2022年全年收窄30.3个百分点。
“三抓三促”行动开展以来,中国人民银行平凉市中心支行紧扣全市“3659”发展思路,引导金融机构持续加大金融支持当地经济高质量发展力度,截至2月末,平凉市各项贷款余额860.58亿元,同比增加71.61亿元,同比增长9.08%,高于全省平均水平1.67个百分点。
眼下正值春耕备耕时节,农发行甘肃省分行从贷款方式、贷款准入、贷款期限、利率定价等方面实施差别化优惠政策,为企业提供低成本中长期信贷资金支持,助力春耕备耕。截至目前已累计投放春耕备耕贷款36.16亿元。
产业兴,乡村兴。在金融助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过程中,中国邮政储蓄银行(以下简称“邮储银行”)张掖市分行以专业化涉农服务体系为保障,用金融活水“浇灌”产业之花。
【本报讯】记者3月15日从兰州海关获悉,今年前2个月,甘肃省外贸进出口总值98.7亿元,排名全国第28位,同比(下同)下降8.4%。今年前2个月,甘肃省外贸进出口中,东盟是第一大贸易伙伴,进出口值大幅增长。
2月3日,甘肃省政府印发《促进经济稳中有进推动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措施》,从加大财税支持力度、提升金融服务实体质效、推动消费扩容提质升级等10个方面提出47条措施,持续巩固经济回升向好势头,推动全省高质量发展。
2022年以来,受疫情影响甘肃省小微企业发展面临资金短缺困境。全省各金融机构加强和深化中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持续降低中小微企业融资成本,积极落实延期还本付息等政策,全力帮助中小微企业纾困解难。
【本报讯】 1月29日,记者从市就业和人才服务局获悉,去年我市为中小微企业发放贷款5.52亿元,放贷量达到全省“陇原惠岗贷”融资业务的50%,位列全省市州第一名。截至2022年12月底,我市向中国银行甘肃省分行及其支行推送符合贷款条件的企业信息1400余户,为230户中小微企业发放贷款5.52亿元,放贷量达到全省“陇原惠岗贷”融资业务的50﹪,位列全省市州第一名,真正做到了助力中小微企业纾困解难,工作取得初步成效。
记者近日从省政府新闻办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2022年,全省金融运行总体平稳,金融为稳定全省经济增长提供了有力支持。截至2022年末,全省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25390亿元,同比增长6.21%,全年新增贷款1484亿元。
记者1月17日从兰州海关新闻发布会获悉,2022年,甘肃外贸进出口总值584.2亿元,同比增长18.8%。其中,出口值127.3亿元,同比增长31.4%;进口值456.9亿元,同比增长15.7%。
近日,省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省金融监管局、人行兰州中心支行、甘肃银保监局、甘肃证监局等金融监管部门以及甘肃银行、甘肃农信、甘肃金控集团等金融机构,就《关于实施金融“四大工程”激发市场活力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的出台背景、主要内容、保障举措等相关情况进行解读。
近年来,人行兰州中心支行扎实落实稳经济一揽子政策和接续措施,聚力助企纾困,强化政策协同、推动融资配套,全面提升市场主体金融服务供给质效,甘肃省银行业呈现出贷款投放稳步扩大、融资成本稳中有降、纾困政策加力显效的良好局面。
1月10日,省政府新闻办举行政策解读新闻发布会,对《关于实施金融“四大工程”激发市场主体活力的意见》予以解读。为进一步优化企业融资服务,《意见》提出“拓展普惠金融服务、助推银企高效对接、缓解企业融资难题”3条措施。
近日,甘肃省银保监局办公室印发《关于加强金融支持全面复工复产相关工作的通知》,要求各金融机构积极稳妥做好线下金融服务,大力推广使用线上金融服务,认真落实助企纾困各项政策,做好金融支持复工复产,全面推动各领域加快恢复生产生活秩序。
1月5日,记者从人民银行兰州中心支行获悉,该行指导涉农银行、支付机构紧盯“支农、支小、支偏”服务宗旨,通过延伸服务范围、完善服务功能、扩大服务人群等举措,巩固优化银行卡助农服务。
数九寒天,走进皋兰黑石镇中窑村,一排排农家院落坐落有序,家家户户暖意融融,不见了冬日里冒烟的火炉子和脏乱的煤灰堆,取而代之的是屋顶的银蓝色“太阳能+电辅热”取暖设备,在阳光下熠熠生辉、十分醒目。
近日,甘肃银保监局印发《关于加强金融支持全面复工复产相关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要求甘肃银行业保险业有力有序有效推动复工复产,进一步加大为企纾困和金融支持力度,提振市场主体信心,助推甘肃经济回稳向上。
12月28日,永登县人民政府与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甘肃省分行营业部签订《政策性金融支持永登县全域经济社会发展暨乡村振兴战略合作协议》,进一步深化银政合作,充分发挥金融助力乡村振兴重要作用,共同推动永登乡村振兴战略深入实施。
近日,省政府办公厅出台《关于实施金融“四大工程”激发市场活力的意见》,我省将大力实施金融供给扩大工程、产业金融发展工程、服务质效提升工程、融资渠道拓宽工程等金融“四大工程”,进一步增强市场主体信心、夯实市场主体基础、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实现金融与实体经济的良性互动。
【本报讯】2022年1至11月,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4%。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同比下降5.5%;第二产业投资增长59.9%,其中工业投资增长60.1%,增速比1至10月加快0.1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投资下降1.7%。
1月17日,甘肃省政府新闻办召开2022年甘肃省金融运行情况新闻发布会,人民银行兰州中心支行向社会发布2022年全省金融运行主要数据。涉农贷款增速上升,2022年末,全省涉农贷款余额7486亿元,同比增长6.61%,增速同比提高1.59个百分点;全年新增472亿元,同比多增107亿元。
记者12月19日从兰州海关获悉,今年前11个月,甘肃省外贸进出口总值542.3亿元,同比增长18.3%;其中,出口值112.2亿元,同比增长31.5%;进口值430.1亿元,同比增长15.2%。
近日,《甘肃绿色金融发展报告(2021)》由中国金融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报告由兰州大学绿色金融研究院与甘肃省金融学会共同牵头编著,24家政府相关单位、金融机构及科研院所共同组稿完成。
为全力做好金融服务保障,支持全市各行业复工复产,近日,兰州市各大银行网点在落实营业场所防疫要求和返岗员工身体健康的前提下,已全面有序恢复线下业务。有序组织复工复产 金融服务不断档“为满足市民的金融服务需求,全力确保金融服务保障不断档,我们行统筹安排各项工作,做到疫情防控与金融服务同步落地,有序组织复工复产,确保金融服务不断档。
7个开发区为:瓜州工业集中区、武威民勤红沙岗能源化工工业集中区、武威古浪工业集中区、景泰工业集中区、秦州经济开发区、西和县工业集中区、和政循环经济产业园区。
11月28日,记者从省统计局了解到,1月至10月,全省经济运行保持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的发展态势。
今年以来,新区围绕“以创新促创业、以创业带就业”目标,探索创业担保贷款工作的新思路、新办法、新途径。目前,已为42户市场主体发放贷款632.1万元,用金融活水助力企业创新发展。
今年以来,中国人民银行兰州中心支行坚持从资产和负债两端发力,促进企业贷款利率进一步下行,实实在在让利企业,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积极推动科技创新再贷款等专项再贷款加速落地,今年4月以来,在科创再贷款政策引导下,撬动对140家企业发放优惠利率贷款103.5亿元,贷款平均利率4.27%,较企业贷款平均利率低0.52个百分点。
11月10日,记者从人民银行兰州中心支行召开的线上新闻通气会上获悉,从今年5月份开始,人民银行兰州中心支行联合省发改、市场监管、网信、公安等部门共同启动了甘肃省“征信修复”乱象专项治理百日行动。
【本报讯】第五届进博会组委会新增设立“中国这十年”对外开放成果展板块。11月6日记者自省商务厅获悉,该板块甘肃展区展示面积为216平方米,展示近年来我省对外开放发展成效,促进我省开放型经济高质量发展。
记者10月30日从省统计局获悉,今年前三季度,全省经济继续保持稳中有进、稳步提质的发展态势。根据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前三季度全省地区生产总值8124.2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4.1%。
今年以来,甘肃银保监局找准政策着力点,聚焦重点领域,引导银行保险金融机构有力有效支持小微企业纾困解难、恢复发展,全力稳住经济基本盘。
国内统一刊号:CN62-0001 甘肃日报社出版
记者从9月20日甘肃银保监局召开的2022年金融支持“中小微企业纾困发展”新闻发布会上获悉,截至8月末,全省中小微企业贷款余额1.14万亿元,同比增长11.34%,其中小微企业贷款余额6974亿元,同比增长12.15%,高于各项贷款增速6.19个百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