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要闻 人事任免 本网原创 专题

【我们这十年】卓尼县:让产业多起来,让钱包鼓起来

2022-09-21 17:11:11 来源: 卓尼县融媒体中心

    洮河两岸,地带狭长,村庄沿河分布错落有致,行走在卓尼的田间地头,一阵微风吹过,田地头散发着阵阵清香,透着丰收的气息,傍晚时分,农家乐中炊烟袅袅,地道的美食味悠远飘香,处处透着人间烟火的气息。当丰收的气息与人间烟火气相遇,给人直观的感受是,现代化新农村的景象不正是这样的吗?

    卓尼县在实现全县脱贫后,接续在乡村振兴的路上奋力前行。全县紧紧围绕县委“11358”发展战略,一方面推进现代种植业“五个万亩”培育行动。深入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把粮食安全放在农业农村工作的重要位置,做到粮食安全工作同其他重点工作同谋划、同部署,严守耕地保护红线,将粮食播种计划任务分解落实到村,并积极组织农业技术人员深入田间地头,开展技术跟踪服务和政策引导扶持,夯实群众的粮袋子;另一方面,推动特色产业加快发展,在生态文明小康村与全域旅游专业村,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业,特色农产品种植业,鼓起老百姓的钱袋子,助力乡村振兴,奋力谱写卓尼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距县城10公里的木耳镇的道路两旁的小麦穗粒在风中摇曳。除了种粮,木耳镇还以其优越的自然条件,大力发展黑木耳种植业。在秋古村的田地里,平坦的耕地,一座座钢架大棚中菌棒琳琅满目,菌棒上挂满了黑珍珠似的木耳,因土壤肥沃,临近洮河,水源丰富,黑木耳个个饱满,摘下一个塞进嘴里尝了尝,一种菌类独有的鲜香充斥了味蕾,让人不由得夸一句“正宗”,青青木耳镇真是产木耳的好地方,产业与地名都分不开呀。

    “木耳镇的黑木耳产业园区,共有这样的种植黑木耳的大棚155座,占地174亩,除了大棚式木耳还有地摆式木耳100亩,截至目前,大棚内的头茬木耳已经成熟,经过工人采摘晾晒包装后,黑木耳将销往各地。”木耳镇的相关负责人说,“发展黑木耳产业吸纳了附近村子闲着的村民到木耳产业园区就业,从耕地、挂菌棒到采摘木耳,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全部由附近的村民完成从种到收,这既吸纳了附近村庄的闲散劳动力,又提高了群众的收入,实现了群众在家门口也能把钱挣到手的愿望。”

    在2022年初,卓尼县粮食播种面积达到9.18万亩,超额完成了州上分解的播种任务。通过发放农民种粮一次性补贴201万元,提高了农民种粮的积极性,保障农民种粮收益,确保播种粮食颗粒归仓。

    路过临潭县进入了卓尼县的阿子滩镇,映入眼帘的是成片的青稞在风中摇曳。今年,卓尼在阿子滩镇建设青稞良繁基地一万亩。一位种子工作站的技术工作人员说:“这片青稞采取了机耕机播、连片种植模式,播前采用了拌种、统一机播、合理密植,今年的一万亩良繁青稞基地的青稞目前长势良好,丰收在望,为粮食安全生产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022年3月初,为了鼓励农牧民群众种粮,加大粮食作物的种植面积,卓尼县对全县村庄的撂荒地进行了摸底统计,通过撂荒地的面积,向县城以东的木耳镇、纳浪镇等适合种植小麦的乡镇发放了小麦种子,向县城以西的完冒镇、阿子滩镇,以北的康多乡、杓哇乡等气候较凉的乡镇发放了青稞籽种,实现了撂荒地的全面复耕复种。

    说起撂荒地,在县城最北端的康多乡,有一个村子叫拉路河,景色宜人,风光秀丽,这个村子不但发展乡村旅游业,家家开着农家乐、经营着精品民宿,今年年初将撂荒地也种植了青稞,让撂荒地变成了希望田。如今走到拉路河村的后山下,成片的梯田如陌、纵横交错,与拉路河丹霞地貌的后山相得益彰,形成了石头山下梯田遍布的壮丽景观。

    “让产业多起来,让钱包鼓起来。”无疑是农牧民群众的共同心声。为什么要在种粮的基础上发展特色产业,所谓仓廪实、天下安。粮食事关民生福祉,种粮让百姓“安”,而发展特色产业让百姓“富”,只有群众钱袋子鼓起来了,日子才能越来越红火。

    如今的卓尼,一件件民生实事在落地生根,一个个新兴产业在蓬勃发展。田野中丰收在望、村庄里笑脸朴实……“村庄美了、产业多了,大家的日子越来越好了。”各村的农牧民纷纷称赞道。(奚志霞)


01007008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125932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