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甘肃 > 正文
2023 03-16 17:10:21 来源: 崇信县融媒体中心

崇信:“上光下养”“光畜互补”助力乡村振兴

2023-03-16 17:10:21     来源: 崇信县融媒体中心
字体:
分享到:

   “在这里打工有固定收入,还管吃管住,最重要的是离家也近,我觉得很满意。”在平凉市崇信县锦屏镇红牛繁育场光畜互补项目基地,务工人员李有宝正忙着清理牛圈,他一边忙活一边说道:“我每天的工作就是打扫牛圈,喂牛吃草、喝水,一个月下来收入3600多元,还能顾家,多亏了我们村这个光畜互补项目。”

    李有宝口中的“光畜互补”项目,是将太阳能光伏板铺设在养殖场屋顶,实现“棚上发电、棚下养殖”的新型生态农业发展方式。

    走进崇信县红牛繁育场,只见厂房屋顶上,一排排光伏板整齐排列,在阳光照耀下正源源不断地为公司输送着“血液”。棚下哞哞声此起彼伏,十几只春节前出生的小牛崽子正在抢食、嬉闹。

    近年来,崇信县依托丰富的光热资源优势,大力发展光伏产业,探索出一条“光伏+养殖”的绿色发展新路子。“上光下养”推进了发电和养殖融合发展,加速了农业农村现代化。

    崇信县农投公司董事长文忠虎介绍:“我们这里牛圈的顶棚全部用光伏板覆盖,实现顶上光伏发电、舍内养牛,发电养牛两不误。”

    据了解,崇信县红牛繁育场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总投资500万元,选用隆基550Wp高效单晶硅太阳能光伏组件,在县红牛繁育场有机肥车间顶部、牛棚顶部以及绿化区和车棚安装光伏组件2300多块,总安装面积7400平方米,年平均可用发电量150万千瓦时。该项目能实现光能和土地的集约化、立体化综合利用,促使农业生产与生态环保相融合,真正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崇信县红牛繁育场项目负责人李鹏说:“红牛繁育场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有效利用乡村振兴基金发展新能源产业。该项目由全县24个村集体股份经济合作社入股,每年可向24个村集体分红84万元。”

    多年来,崇信县凭借着丰富的自然资源,大力发展红牛养殖。通过示范带动,入股分红等方式,实现“种+养+加+销”产业发展模式,同时聚焦地标农产品的产业融合发展,以平凉红牛文化进一步提高品牌效益,进而形成新技术、新业态、新商业模式,带动农村产业融合发展。

    李沟党支部书记王斌龙说:“今年以来,饲养红牛3000头,出栏1200头,经济收入达到了1600万元左右。下一步,我们将不断延长产业链条,持续发展壮大红牛养殖,增加群众收入。”

    崇信县红牛繁育场“上光下养”“光畜互补”模式,让光伏发电与畜牧养殖相结合,为畜牧产业绿色发展增添了动能,为农民增收、乡村振兴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关雪倩 薛婷婷 薛改莲)

01007020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129013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