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秋时节的草原水草丰美,牛羊肥壮。蓝天白云下,百转千回的河流、悠闲自得的牛马和星星点点的帐篷,构成了一幅静谧安逸的画面。
近年来,甘南州把牦牛产业高质量发展作为生态建设之要、草畜平衡之需、产业发展之基、绿色崛起之路,以“一年打基础、两年求突破、三年见成效”的目标任务,以科学方式推动牦牛产业高质量发展。目前,牦牛产业已成为全州畜牧业经济发展的基础和支柱产业,形成了生态保护和产业发展“双赢”局面。
位于玛曲县城的甘青川玛曲县活畜交易市场一片热闹景象。这里作为甘青川规模最大、设施最完备的一个活畜交易中心,每年的9月到12月这里都会吸引来自全国各地的客商进行活畜交易。
秋季是牛羊出栏的季节,齐哈玛镇哇尔义村的养殖户加洋旦培一大早到市场给自家牲畜消毒、检疫、登记,临近中午已经成交。
加洋旦培说,我们家养了七、八十头牛,一年卖掉十头左右,价格很好,我每年不仅卖牛羊也跑运输,帮其他群众运送牛羊,这样经济来源稳定,收入也较好。
优良的品质促成供销两旺的热闹场面,每到出栏季,来自四川、青海及甘肃各地的商贩便会陆续赶来,他们精挑细选、讨价还价之声此起彼伏,完成交易的双方喜悦满满。
今年来,甘南州聚焦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应势提出“牦牛产业高质量发展”战略,通过创新驱动、数字赋能、龙头引领,加快乳制品上市步伐,带领牦牛乳产业做大做强,现代化牦牛乳产业服务和支撑体系逐步完善,以美仁草原牦牛基地为代表的绿色无污染牦牛乳产业发展核心基本形成,牦牛乳知名品牌和优势企业市场竞争力显著提高。
全州上下以培龙头、延链条、拓市场为目标,统筹产业链链主企业、养殖和生产加工龙头企业、产品销售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家庭牧场资源,大力实施延链补链强链工程,发挥龙头企业和重点项目示范带动效应,逐步完善牦牛集约化养殖和精深加工链条,通过示范带动和引领,有效补齐生产加工环节短板和弱项,强力推动甘南牦牛产业高质量发展项目建设,撬动专业合作社、家庭牧场等社会资本,对全州418家养殖专业合作社暖棚、储草棚等基础设施进行改造提升,进一步提升牦牛科学养殖基础条件。
在合作市佐盖多玛乡的牦牛1号基地,通过5G网络,可以清楚地看到,健壮的牦牛在草地上踱步吃草,它们的生长动态通过甘肃牧谷农业科技发展公司的智慧牧场系统被实时掌握,一目了然,实现了养殖、生产、出栏、销售,到消费终端的全过程可溯源。
甘肃牧谷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杨加木江说,我们将智慧数据管理平台与电子耳标精准对接,全面建立牦牛系谱信息、繁育录入、疫病防治、生长发育测定、产犊报告、健康管理等数据体系,实时掌握牦牛在养殖、加工、销售等各环节的相关动态信息,建立产品全程可追溯体系,为动物防疫提供技术支撑,为活畜贷款提供贷款依据,为良种选育提供基础数据,以科技赋能推进甘南牦牛产业高质量发展。
甘南以全州牛羊保险基础数据和防疫信息为基础,搭建智慧牧场大数据管理平台,开发了系谱信息管理、种质资源库、动物疫病防疫检疫追踪核查、活畜抵押贷款、牲畜远程代养认领、牧场电子围栏、牛羊保险精准管理、区域草畜平衡精准管控等8大功能,实现牦牛从草原到餐桌全流程溯源监管,不断拉伸产业链、供应链和销售链,提升价值链效益,推动传统农牧产业提质增效,为提升牦牛产品品牌提供科技保障。
目前,甘南州认证“三品一标”牦牛系列产品65个,入选“甘味”农产品牦牛系列产品8个;认定牦牛产业领域的国家级龙头企业2家,省级龙头企业8家;建成农畜产品产地冷链设施220座,总储藏能力3.78万吨……已初步形成了畜牧业生产适度规模化、养殖标准科学化、经营销售市场化、生产设施规范化的现代畜牧业发展格局。
近年来,全州统筹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加大牦牛产业高质量发展项目投入,重点扶持实施河曲马场万头牦牛养殖基地建设项目,碌曲县贡巴甘青川活畜交易市场,科才镇万头牦牛养殖育肥示范基地建设项目,牦牛生鲜乳冷链物流及加工项目、甘南高原草地优质牦牛藏羊肉冷链库等55个专项债券项目,累计发行专项债券8.44亿元,有效夯实了牦牛产品仓储流通基础。同时,通过积极引导培育,安多被认定为国家级绿色工厂,燎原认定为省级数字化车间,雪顿认定为省级专精特新企业。(记者 马保真 马玉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