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绘就大美甘南新画卷——甘南州加快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玛曲县阿万仓湿地。
“黄河发源于青海,成河于甘南”。甘南承担着黄河水资源涵养补给、水土保持、维持生物多样性以及防治风沙的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和义务,对维护黄河中下游生态安全、保障流域经济社会持续平稳发展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近年来,甘南州委、州政府把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摆在重要位置,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全要素保护修复,共同抓好大保护,协同推进大治理,甘南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工作稳步推进。
玛曲黄河大桥。
统筹生态保护修复
驱车行驶在甘南黄河两岸,一片片沙化土地正在被金叶榆、杨柳树、梭梭树组成的防风固沙林修复着。
甘南州通过实施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黄河水量补给大幅增加,年均水资源补给量达87.96亿立方米,较十年前提高59.6%,水源涵养能力提升明显。
为更好地保护生态环境,2021年以来,甘南州积极争取206项生态保护修复项目,落实国家投资26.2亿元,实施了甘南黄河上游、秦岭西段等一大批重点区域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生态保护修复工程。
同时,大规模开展国土绿化,保护天然林647万亩,有效管护公益林408万亩。严格落实草畜平衡硬要求,禁牧887万亩,推行草畜平衡2938万亩,累计减畜200.78万个羊单位,天然草原全面实现草畜动态平衡,草原综合植被覆盖度达97.14%。
聚焦转型、扩绿、减污、治沙、兴水、防灾“六大任务”,甘南州实施绿色发展转型、污染防治攻坚、生态修复治理、国土绿化增效、治水兴水升级、环境安全保障“六大工程”,加快建设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协同推进若尔盖国家公园(甘南片区)建设,进一步加大生态保护项目的谋划争取和实施力度,着力解决长期性、根源性、系统性的问题。
碌曲尕海湖。
强化污染防治攻坚
甘南州深入开展“环境革命”,实现了“全域无垃圾”目标。全面推进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落实大气污染防治“九张清单”,合作市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连续6年全省排名第一。
同时,全面落实河湖长、林田长制,全州境内地表水考核断面、地下水监测点位、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优良比率均达到100%,甘南黄河流域地表水水质达到或好于Ⅲ类水体比例100%,黄河干流玛曲段地表水水质提升为Ⅰ类。推进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强化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与管控,土壤环境质量保持稳定,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达到98%以上,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保持100%。
如今的甘南,乡村生活垃圾收运设施覆盖率达到100%,有机肥替代化肥实现100%,“白色污染”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合作市成功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卓尼县入选全国村庄清洁行动先进县名单,合作市、卓尼县、夏河县命名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全州上下正阔步行走在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道路上。
甘南光伏产业基地。
构建生态产业体系
日前,在华润电力夏河90兆瓦牧光互补光伏发电项目建设现场,一排排湛蓝的光伏板在阳光的照耀下熠熠生辉,光伏板下,牛群正悠闲地吃草。
在生态环境不受到破坏的前提下如何发展经济?
答案是因地制宜发展新能源产业。
近年来,甘南州扎实开展“引大引强引头部”行动,中国电建、华润电力、浙江正泰等10个500强和行业领军企业入驻甘南,2023年,甘南新签约入库项目签约额同比增长393%,到位资金同比增长189%,增长率均位居全省第一。
为吸引更多好企业落地,甘南全力打造甘肃南部新能源基地,完成《新能源基地规划及外送方案》,规划总规模2544万千瓦,谋划了甘南至湖北、广东、重庆三条外送通道,落实“十四五”光伏指标150万千瓦,15万千瓦已并网发电。
甘南州全力实施“强县域”行动,坚持走集约化发展路子,完善园区基础设施,提升服务功能,打造县域经济发展新引擎,全州园区实现产值15亿元。
全面推进“强工业”行动,设立1000万元专项资金,实施华羚、燎原、安多、雪顿等一批企业“三化”改造项目,企业生产加工效率显著提升。扶持发展“牛羊猪鸡果菜菌药”八大特色产业,绿色农畜产品生产基地达到45万亩,牦牛系列产品总产值达20亿元。积极推进重点企业“三化”改造,创建国家级和省级绿色工厂6户,认定高新技术企业13家。夯实旅游发展基础,持续打造八条精品旅游风情线和生态景观廊道,全州A级景区达37个,改造提升旅游标杆村和专业村39个,培育精品民宿和星级农家乐860家。(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蔡文正 通讯员 马保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