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启动以来,静宁县按照国家、省、市关于开展“四普”工作的要求,制定文物普查方案,扎实开展文物实地调查工作。
为确保高质高效完成这项工作,连日来,静宁县文物普查队员背着勘察和测绘设备,穿行于乡间田野、高山荒林,定位、拍照、测量、记录……加班加点开展普查工作。
秦筑长城比铁牢,蕃戎不敢过临洮。距静宁县城东三十里的四河镇新发现的古长城,经专家考证,为战国-秦长城。“这个遗址,是在第三次文物普查时漏掉的一个遗址,‘四普’时发现,这个遗址的总面积约11.18平方米,这还不包括在这个河西面塌掉的一些地方。”静宁县文旅局退休干部、长城文化研究爱好者王健向记者介绍。
据王健介绍,整个遗址形状像个马鞍子,后人称之为马鞍子咀。“这个城障是战国秦长城,进入四河镇芦湾以后的第二个城障,它主要起着对匈奴的防御作用,长城外面就是匈奴所在的地方,长城里面,是属于当时秦国的地方。”王健说。
普查队员抵达文物点后,对照普查软件需要填报的图纸册页、照片册页以及其他相关文物信息等内容,利用无人机、相机采集文物图像信息,通过测量工具、GPS定位仪等专业仪器对文物基本信息进行采集和登记。
静宁县历史文化遗迹丰富,共有不可移动文物340余处,其中全国重点文保单位3处,省级文保单位9处,县级文保单位23处。
“截至目前,普查队已全部完成认定、登记的不可移动文物的普查。”静宁县文旅局文物管理股股长吴晓亚介绍。(记者 李倩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