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苹果,几口能吃完?
先别忙着回答,去灵台瞧瞧。
眼下,这里的苹果香气四溢。
拿起果子,咬一口,汁水丰盈,满口脆甜。丰收在眼前,果农也发愁:“苹果不好卖咋办?”
“果子‘吃法’多,就不愁卖!”灵台县果业办副主任任晓君这样说。
“一吃”,线下零售。每到10月,果农们“拉开”“战场”,灵台县水果市场就会变成苹果的海洋,瑞雪、瑞阳、信浓金、瑞香红、维纳斯黄金……高端名品随处可见。
“二吃”,进专卖店。苹果可是灵台土特产界的明星产品,也是灵台老百姓馈赠亲友的绝佳好礼,苹果专卖店比比皆是。来灵台旅游,体验针灸康养之余,汽车后备厢里,必有灵台苹果的一席之地。
三吃,“走订单”。利用北纬35°苹果种植黄金带的绝佳地理优势,灵台县铆足了劲发展高端果业。18年过去,国家苹果产业技术体系陇东矮砧苹果试验示范中心、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平凉灵台苹果试验示范中心落户,“产、学、研”实现融合发展,牢牢占领了矮砧苹果“高新尖”技术研发高地。先后荣获国家矮砧苹果标准化种植示范区、全国矮砧苹果新技术集成示范县、全国苹果产业大县、中国苹果产业“50强”县等殊荣。
这样的高端苹果、这样的强大实力,吸引着众多客商的目光,也让苹果订单销售成为新业态。仅独店镇就有矮砧果园1.08万亩,年产果品5.8万吨,与上海叶臣、深圳百果园、山东良枝等公司订单销售,目前果品已经全部预定,产值4.2亿元。同时,常年提供务工岗位400余个,年均可吸纳劳动力8000人,有力带动了周边群众增收致富。
薛家庄村村民薛广玉是产业受益者之一,4年前,老薛将自家10亩土地全部流转给湟上煌果业,而自己也随着老板曾金良扎根果园,成了一名果农。几年下来,从除草到拉枝剪枝再到追肥套袋,老薛不仅将“十八般武艺”学了个全,也顾好了自己的小家。“在这儿打工,一天能挣120块钱,既养了家又给自己找了活儿。”老薛挠挠头说道。
“四吃”,搞“直播带货”。不久前,湟上煌果业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曾金良首开直播,田间地头、现摘现发,近3000人在线观看,出货200多单,价值3万余元。
看到直播带货如此高效,曾金良固定下具体时间,每天准时开播,更将自己种苹果的生活记录成VLOG在短视频平台发出,一点一滴打造他的苹果自有品牌——“湟上煌”。“把这个品牌做起来,让它在市场上有影响力……”曾金良信心满满。
在他的努力下,线上销售成为湟上煌果业每个员工都在关注并为之努力的事业。蒋永强十来岁就跟着曾金良闯荡,一直以来的经验告诉他,跟着老板干,准没错:“现在是自媒体时代,走线上能把产品推得更远,大家加油!”
多措并举,“一果四吃”,一口一口“吃”得灵台果农喜笑颜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