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甘肃 > 正文
2024 11-29 17:41:42 来源: 肃州区委宣传部

肃州:小酱菜助力乡村振兴大发展

2024-11-29 17:41:42     来源: 肃州区委宣传部
字体:
分享到:

    走进肃州区泉湖镇沙滩村的甘大嫂酱菜厂,一股浓烈的酱香味扑面而来,酸白菜、酱辣子等分类码放,工人们在各自的岗位上有序地开展工作,一派忙碌景象。

    “我们酒泉人从小就吃这个,酱菜对我来说代表着一种很深的家乡情结。从小就对传统酱菜的制作工艺耳濡目染,为了把这一产业发展壮大,2023年建成了酱菜厂,我们在坚持传统工艺的基础上,对其进行了更加符合市场口味的改良,每种酱菜都有着属于它自己独特的味道。”负责人王志信说。

    为了制作出品质更好的酱菜,“甘大嫂”坚持从原料精选到腌渍、发酵、炒制、配比、拌料、灌装等一系列工艺和环节力求精细、严格,既融合了现代加工技术,又保留了古法制作的精髓,保障了产品较好的口感。

    “‘甘大嫂’的白菜选用的是沙滩村本地种植的白菜,品质都是上乘,明年我们还计划采取‘合作社+农户’的形式,与村上的农户一同种植洋姜,成熟后可直接在产地进行精加工。”如今,王志信的酱菜成功注册“甘大嫂”商标,还获批了肃州区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前酱菜种类已达5种,年产量13万斤,产品畅销全国各地。“我最大的希望就是把酱菜做好,打造特色品牌,带动村民就业,促进农民增收,让乡村味道腌制出生活好滋味。”王志信诚恳地说。

    致富不忘本,前行不忘根。酱菜厂兴旺发展的同时,也先后为周边30余人提供工作岗位,让村民在“家门口”实现就业。“厂子离家近,骑车3分钟就到了。我的工作主要是进行产品装袋,活不累,每月能收入4500元,还能照顾家里的老人和小孩,真是赚钱、带娃两不误。”村民李玉萍对这份工作非常满意。

    如今,“甘大嫂”酱菜不仅成为酒泉老百姓常见的佐餐食品,更作为一种非遗文化传承,在泉湖镇乡村发展的同时,留住了深深的乡愁记忆。随着乡村振兴进程的不断推进,越来越多的家乡特色产品成功“出圈”,不仅展现了农村特有的魅力,也为乡村振兴拓宽了产业道路。(陈美伊)

01007020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129013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