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会宁县积极发展特色中药材种植产业,走出了一条增收致富的新路子,中药材种植成为当地农民增收的新“药方”。
会宁县八里湾乡采取“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在复兴、富岔等5个村建立了2000余亩的丹参种植基地。汉家岔镇赵家岔村中药材种植基地种植了芪、党参、款冬花等4000多亩。杨集镇种植中药材达1.4万亩,有500亩中药材种植标准化基地一个,中药材产业合作社26家,家庭农场13家,种植中药材农户达2000多户,按照每亩收入3000元计算,直接收益达4200多万元。会宁县中药材种植主要集中在华家岭沿线南部二阴山区的杨集、党岘、丁沟、中川、新添、侯川、老君等乡镇,全县中药材种植面积达到4万亩。
近年来,会宁县积极引导龙头企业开展农产品“三品一标”认证,不断提升品牌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通过政府扶持引导,先后注册了“会宁黄芪”“会宁党参”“会宁甘草”“会宁板蓝根”“会宁牛蒡子”5件国家地理证明商标,全部取得国家地理证明商标证书。目前,全县已建成3家中药材初加工企业,注册79家中药材生产专业合作社、3家中药材种植公司和1处中药材扶贫车间,成立了会宁县中药材产业协会,已初步形成集中药材种植培育、粗加工、精深加工、销售为一体的产业体系。(常琦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