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甘肃 > 正文
2024 12-03 17:03:54 来源: 甘州区委宣传部

甘州:工业经济夯实高质量发展“底盘”

2024-12-03 17:03:54     来源: 甘州区委宣传部
字体:
分享到:

    甘州区依托“三抓三促”行动,深入实施“强工业”行动和工业突破发展三年行动,坚持整体谋划布局、龙头企业牵引、全产业链带动,加速打造煤炭综合开发、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医药化工、现代装备制造、农畜产品加工“六大产业集群”,助推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发展、工业产业能级不断提升。

    张掖市巨龙铁合金公司年生产特殊铁合金系列产品达5万吨,作为新型高纯度复合合金产品,是国家重点项目钢材的主要原料。近日,笔者走进张掖市巨龙铁合金有限公司,冶炼车间设备轰鸣、炉火沸腾,阵阵热浪袭来、工人操作有条不紊完成着各项生产工作,一块块浇筑完成的硅铁合金被运往仓库,现场一片忙碌的景象。

    张掖市巨龙铁合金有限公司副经理崔建平说:“我公司全体员工严格按照年初既定任务目标,对标对表、靶向施策,2024年1-10月份顺利完成产量4.17万吨、销量3.82万吨,主营业务收入3.12亿元,工业总产值4.26亿元。”

    张掖市巨龙铁合金有限公司积极推进烟气余热节能发电项目建设,利用电炉高温烟气余热进行发电,“烟气余热”节能发电项目的投产,使企业产业链进一步延伸,达到节能减排、降本增效的目的,实现了清洁绿色生产,年节约标煤15900吨,减排二氧化碳近4万吨。

    “公司高效利用热废资源投建的‘烟气余热节能发电’项目,至10月份已完成发电量3159万千瓦时,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24798吨,为企业高效生产经营赋能助力。”张掖市巨龙铁合金公司烟气余热节能发电车间班长沈钰杭说。

    近年来,张掖巨龙铁合金有限公司积极响应市区工业突破三年行动要求,在筑牢安全环保防线,夯实高质量发展根基的基础上,努力提高企业产量质量,拓宽市场销路,进一步节约生产成本、降低能耗,紧抓市场利好机遇,推动全区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

    “ 第四季度以来,我公司加大生产马力,提前采购储备季节性原料,协调好‘峰谷平’用电情况,最大化提高生产效益,做好降本工作。下一步,我们将持续做好节能降耗、绿色低碳企业发展工作,守好安全环保红线底线,同时分析研判市场规律,持续改进产品工艺质量,稳抓国内经济发展良好机遇,共同努力让企业经营指标数据再创辉煌、再屡新高。”张掖市巨龙铁合金有限公司副经理崔建平表示。

    张掖市巨龙铁合金有限公司的成功,是甘州区深入实施“强工业”行动加快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一个缩影。

    与此同时,在张掖金峰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里,工人们忙碌着将屠宰的牛肉进行精品分割,车间里忙碌而有序。张掖金峰农业有限公司日均屠宰肉牛30头,年生产量超过3600吨,年销售产值超过了3亿元。公司注重细节把控,为每一块切割好的牛肉打上标签,实现了牛肉产品的全程可溯源,从源头到餐桌,每一个环节都清晰透明。

    车间工作人员赫玉梅说:“我们大概每天从剔骨、修光到包装生产量达15吨左右,车间也是加快生产步伐,全力保障市场供应。目前,我们货源都很充足。”

    张掖金峰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是一家集农业技术开发、食品、肉制品制作及销售等业务的综合开发公司,致力于打造中高端牛肉产品,实现“从牧场到餐桌”的全产业链供应模块。                                   

    “我们今年的销售总额是4500多万到现在为止,主要的销量是西藏、西宁、新疆、北京、上海还有现在的天津主要这些地方,然后火锅类产品主要销往成都和兰州。”张掖金峰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韩兴龙说。

    为拓宽张掖肉牛的销路,甘州区供销合作社与该公司将围绕政府搭台、企业运营、优势资源互补、紧密配合的原则,合力共建农特产品产供销大平台,最终以通道带市场拓展,以市场促产业发展,形成农特产品产供销一体化经营模式。            

    “下一步我们公司准备引进熟食加工。像牛肉丸子红肠还有西餐类的要进军山东、东北这些地方。”张掖金峰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韩兴龙表示。

    今年以来,甘州区立足建设“一屏三地”功能定位,围绕强龙头、补链条、聚集群,深入实施强工业行动,积极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综合能源、新材料、先进制造及信息数据、农畜产品精深加工、医药化工等产业全面发展,全区工业经济呈现良好发展态势。目前,全区共有工业企业657户,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97户。认定饲料加工产业集群和玉米制种产业集群2个省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培育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家和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9家、国家级绿色工厂1家和省级绿色工厂2家、认定省级企业技术中心4家、省级工业设计中心4家、省级工业节水型企业4家、数字化车间2家。营业收入上亿元企业30家,其中营业收入上10亿元企业2家,上5亿元企业2家,上3亿元企业6家,全区工业企业发展质量不断提高。1-10月份,全区97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116亿元,同比增长2%,完成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2.6亿元,同比增长8.2%。(吴玉丽 司坤)

01007020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129013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