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甘肃 > 正文
2024 12-06 17:58:56 来源: 平凉日报

灵台:多元产业“拔节生长” 乡村振兴“枝繁叶茂”

2024-12-06 17:58:56     来源: 平凉日报
字体:
分享到:

  走进灵台县上良镇杨家庄村昊康牧业万头平凉红牛育肥基地,毛色锃亮的牛群惬意地咀嚼着草料,工作人员驾驶着饲料投放车,往返于一排排崭新的牛棚与饲料加工车间,几个来回,就完成了几千头肉牛的饲料投放。

  “基地总投资3.5亿元,建设占地570亩,设计存栏1.2万头,年可育肥出栏1万头以上,预计实现收入1.7亿元。已经购进育肥牛8300多头。”育肥基地副经理王杰告诉记者。基地立足于资源化循环利用、无废弃物排放的目标,构建起一条“饲草种植—肉牛养殖—粪污处理—粪肥还田”的绿色循环产业链条,强力推进牛产业扩量延链提质增效创牌,加快平凉红牛产业高质量发展。

  2023年,灵台县通过招商引资,与宁夏隆德现代生态园林有限公司合作建设万头平凉红牛育肥基地。项目的实施可消化周边群众种植的粮饲兼用玉米2.8万亩,增加群众收入5600万元;提供就业岗位50个;收购其他养殖主体繁育的犊牛1万头,增加养殖户收入8000多万元;生产高效生物有机肥8万吨,发展有机农业4万亩。同时带动镇域内养殖合作社、养殖大户发展肉牛养殖,为产业发展添加“润滑剂”。

  在上良镇高端果品出口创汇基地,一棵棵果树幼苗在篱架的作用下向上生长,在这片充满生机的土地上,迈出了生命旅程的第一步。

  高端果品出口创汇基地采用“四方联建”种植模式,分两期建设,总面积1500亩。2022年建设的500亩一期果园已实现初挂果,今年建设的1000亩基地预计明年可初挂果,4年后进入丰产期,届时将进军欧洲市场、进驻沃尔玛等高端商超,预计亩均产量达2吨、实现产值4万元、年均总产值达到1亿元以上。同时,上良镇通过抗重茬建园方式,招商灵台惠灵生态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完成蒋家沟村矮化密植园建设500亩。实施高标准矮砧果园发展项目,抓实抓细旧集、上郑及广益合作社矮化果园规范化管理措施,提升建园档次。抓好果品营销推介,通过统购统销、错峰销售,提升果品销售效益。

  “今年没有啥自然灾害,苹果长得‘俊’。镇上4月份就给我们投放了化肥、农药,还指派果业技术员在关键时期提供技术服务。”红丰果业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景宏斌笑着说。

  在荣旺村的田间地头,一座座钢架大棚整齐排列,与棚外天寒地冻不同的是,这里到处是一派青翠碧绿、果实累累的喜人景象。

  “今年大概种了30座温棚的菜,以西红柿、黄瓜、螺旋椒为主,市场上很受欢迎,预计一个棚效益在8000到1万元。”荣旺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杨宏科介绍。

  小小“菜篮子”,事关千家万户的“饭桌子”,座座“菜园子”,连着广大农民的“钱袋子”。近年来,上良镇按照“连片成带”工作思路,坚持设施蔬菜、露地蔬菜“两手齐抓”,在荣旺,北张村新建设施蔬菜钢架大棚,种植设施蔬菜54棚。坚持以点带面,在荣旺村集中连片种植朝天椒800亩,打破传统农业布局,接续推动“两年三茬、粮菜循环”种植模式,以杨北路沿线为中心,种植高原夏菜3000亩,形成了“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生产经营模式,实现了“一年多茬收,必保一季粮”。

  “去年底,我们栽植玫瑰、月季、美国石竹等各类多年生花卉,一开春,周边乡镇购花的人络绎不绝,两个多月的时间16棚花就被抢购一空,获得了十几万的收入。”北张村启呈苗圃基地负责人张金良说。

  2023年,北张村创新思路,盘活闲置地块搭建温棚,探索建立“花苗+菜苗”培育模式,目前已发展成为周边乡镇最大的育苗基地。同时也带动蒋家沟村、朱堡村搭建温棚5座,走出了一条富有上良特色的乡村振兴道路。

  北张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姚军福向记者介绍:“今年,村子平整土地种植金银花30亩,群众自愿种植20多亩,总面积能达到50多亩,预计带动村集体经济增收4万余元,同时带动本村及周边村民就业增收。”同时,为了服务传统产业,降低生产成本,荣旺村注册成立农机服务公司,建设大型农机具棚1座,新购各类农用机械24台,招引有农业机械的农机手入股共营,以合作社名义承揽机械耕作、代耕代种业务,使全镇传统产业规模化、标准化、机械化、组织化程度提高,产业效益大大提升。

01007020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129013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