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入冬,灵台县大大小小的果园里又“热闹”了起来:果农们剪枝、涂白、防病虫害、清理园子的身影随处可见。
在什字镇长坡村的一片果园里,市级果业技术专家正开展果园施肥、清园涂干、防寒抗冻等技术培训,“指导+示范+实践+答疑”,让当地果农和县乡果业技术员理解并掌握方法和技术要点,实现果园标准化管理,提升种植效益。
什字镇瓦咀村果农杜效斌专心务果多年,园子毗邻G244国道,每年苹果成熟后销售基本不愁。苹果收入占到杜效斌家庭收入的七成以上。今年70多亩乔化果园实现了亩产超3500斤,优质果品地头价每斤3.5元左右。虽说相较往年价格偏低,但杜效斌心里仍满是喜悦。
“这几年的果园管理技术培训我都参加,很有收获。不仅增长了专业知识,还为管好果树提供了更多新思路新方法。”杜效斌告诉记者,家里的果树正值盛产期,得益于各项果园管理措施都能及时跟进,树势旺盛,果品商品率也高,积累的管理经验也得到了周边果农的认可。
“通过精细化管理措施可以延长果树‘服役期’,还能结出口感更好、品相更佳的苹果。这些敷衍不得、马虎不得。一个苹果就是一个‘金蛋蛋’呀!”杜效斌笑着说。
果产业是当地农业领域三大主导产业之一。近些年,灵台县依托气候、水文、地理等自然资源优势,除了加强对乔化果园管理外,还以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新机制等“四新”技术为引领,采取矮砧密植技术发展高端果品,通过“龙头企业+农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等模式,稳规模、提产能,拓展延伸果产业链条,加力推动全县苹果产业提质增效,实现了绿色发展。
每到苹果丰收季,大批外地客商纷纷来到灵台或在“线上”采购苹果。果园里、气调库内外、储藏包装车间,果农、产业工人忙碌不停,采摘、分拣、包装、储存……丰收的喜悦洋溢在每个人的脸上。如今,灵台苹果早已从过去的产销不旺变成了全国各地经销商争相采购。2024年,全县果产业预计实现产量25万吨,全产业链产值达16.7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