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护理比赛中,参赛选手照料“患者”。
选手正在进行物联网安装调试比赛。 本组图片均由兰州新区报记者罗晋业 摄
12月23日至31日,甘肃省第一届职业技能大赛在兰州新区举办,来自14个市(州)和兰州新区的15个参赛代表团574名选手分别在49个赛项竞技角逐。
显身手
技能精英同台竞技
本次大赛以“匠心报国 技能兴陇”为主题,竞赛项目涵盖智能制造、生活服务、数字技术、工业控制等多个领域的项目,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大学是此次大赛的承办单位之一,该校有关负责人介绍说,这些赛项代表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方向,引领技能人才培养的新趋势。
走进省职业教育共享实训中心的现代化赛场,选手们争分夺秒,动作娴熟,充分展现着自身的专业素养和技能功底。
穿鞋凳、护理床、餐桌餐椅……养老护理赛项各场景还原了居家、社区、机构的服务场景。“奶奶,我来帮您换一套新床单,让您在一个舒适、整洁的环境里休息……”在养老护理赛项居家场景中,参赛选手轻声细语地照顾87岁患有偏瘫的“奶奶”。
工业控制区里,各种先进设备和仪器在选手们的操作下运转自如,展现出现代工业制造的精湛技艺。
CDA机械设计、鸿蒙应用开发、汽车喷漆、抹灰与隔墙系统砌筑等比赛也异常激烈,一个个技能大师不断涌现。
秀绝活
绽放青春之花
走在赛场里,一张张青涩面庞映入眼帘,青春的气息扑面而来。青年“小匠”在赛场上比拼技能,他们撑起的是技能人才队伍的未来。
原子灰刮涂、打磨,中涂底漆喷涂,面漆喷涂……在汽车喷漆赛项,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大学汽车工程技术专业二年级学生冯建哲小心翼翼地拿着喷枪对细节进行处理。赛后,他告诉记者,汽车喷漆比赛对于选手的工艺水平、色彩把握能力和创意设计都有很高的要求。这是他第一次参加技能大赛,学到了很多知识,积累了经验,希望下次比赛能发挥得更好。
在物联网安装调试比赛现场,刚刚结束比赛的山丹培黎职业学院大二学生汪江鸿告诉记者,这个比赛主要考查物联网设备选型、软硬件安装调试、网络系统搭建等能力,他对自己在赛场的发挥表示满意,希望能拿到好名次。
技能竞赛是发现人才的摇篮,是激发创新的熔炉,更是推动发展的重要引擎。此次大赛的举办激励更多青年走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之路,培养更多高技能人才和大国工匠,让青春之花在时代的浪潮中绽放最绚丽的光彩。
促提升
培育高技能人才
“这次比赛安装量大,配置参数多,对综合应用能力和操作熟练程度提出了很高要求。”物联网安装调试项目参赛选手、来自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大学信息工程学院物联网工程教研室的老师任静说,一顿操作下来虽然不轻松,但是收获满满。
此次大赛特别是新职业赛道的参赛选手中,还有不少是来自职业院校的老师。通过参赛,他们在提升自身职业技能的同时,也将新职业的新工艺、新规范、新技术带到课堂。
兰州现代职业学院理工学院副教授刘玮参加的是智能控制技术赛项。智能控制技术作为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核心之一,在装备制造、电气自动化、人工智能等领域应用广泛。“赛后,我将对比赛经验和比赛案例进行总结,之后引入课堂实操项目中,让学生通过赛题训练学会举一反三,提升实战操作能力。”刘玮说。
赛场连接着课堂、教师与学生。这是对职业教育“岗课赛证”融通模式的有益实践,也是对职校学生的有力激励,将工作岗位、课程体系、技能竞赛和职业证书有机融合,解决职校生“学什么”和“怎么学”的问题。
甘肃省第一届职业技能大赛在兰州新区举行,彰显着兰州新区依托产教联合体,聚焦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通过以赛促学、以赛促训、以赛促建,以技筑梦,全力培育高技能人才队伍的决心。
近年来,兰州新区高度重视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围绕共建“一带一路”和“技能甘肃”建设,不断探索加强高技能领军人才的培育路径,推动产业链、人才链、教育链的深度融合,继续扩大高技能人才队伍规模,提升技能人才整体素质,为兰州新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技能人才支撑。(兰州新区报记者 李怡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