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昌:实现产业聚集 规模扩大 效益倍增
甘肃省永昌县位于河西走廊蜂腰地带,是处在中国西部生态屏障祁连山之间的一片绿洲宝地。总面积7439平方公里,辖9镇1乡112个村,总人口23.8万,总耕地面积128万亩,常年播种面积100万亩左右,是一个河灌为主井灌为辅的农业大县。
近年来,永昌县坚持以工业理念谋划现代农业,依托地处北纬38度黄金分割线的区位优势,着力激发农业发展潜能,全力培育壮大菜草畜优势产业。全县高原夏菜、优质饲草面积稳定在20万亩以上,畜禽养殖总量达到230万头(只),以奶绵羊为主的特色养殖规模达到2.23万头,获得“三品一标”认证产品89个,“永昌胡萝卜”“永昌肉羊”认证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以紫花苜蓿为主的优质饲草品质达到国际行业标准一级草水平。全县累计建成各类农业产业园区12个,已培育发展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42家(国家级1家)、农民合作社示范社204家、示范性家庭农场269家,规模化冷链仓储设施达到85万立方米,农业产业化从业人员达到1.2万人。先后被认定为首批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全国蔬菜生产大县和甘肃省无公害蔬菜生产示范县、肉羊产业大县。
近年来,永昌县坚持把农产品质量安全摆在重要位置,构筑了“五抓五管”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管控机制。
抓体系,属地统管,建立长效责任机制。严格落实食品安全党政同责、乡镇属地管理和部门监管责任,按照“区域定格、网格定人、人员定责”要求,率先在全省探索建立了农产品质量安全网格化监管模式,将全县10个乡镇、112个行政村、515个生产经营主体划分成大、中、小三级网格,实现了监管在网格、人员在网格目标,建立了政府、部门、企业、社会“四位一体”责任体系,切实做到了责任落实到人、任务落实到位。
抓检测,常态常管,筑牢安全检测网络。重点补齐县、乡镇和生产经营主体的检测机构短板,实现了三级检测网络全覆盖。县农产品质量检测中心获得CMA资质认证,取得了种植产品农药残留28项参数的检测能力。通过全方位、高频次的监督抽查,全县农产品质量抽检合格率连续三年稳定在99%以上,始终高于全国抽检平均水平,未发生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
抓追溯,全程监管,延伸质量监管链条。积极开展农产品质量追溯管理,依托甘肃省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监管系统和合格证平台,将全县示范基地覆盖性纳入全程质量追溯,对生产记录档案、销售、冷链仓储各环节全程实行电子化追溯管理。加快承诺达标合格证推广使用,累计出具承诺达标合格证18066张,基本实现了产销有记录、流向可跟踪、信息可查询、责任可追究的质量安全闭环管理。
抓源头,靠前监管,前移安全产出关口。农业投入品生产经营主体100%建立监管名录和诚信记录档案,进行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量化分级管理。以高素质农民培训等为依托,组织生产经营主体分层次、分批次进行培训,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知识的普及。对农业经营主体全部实行登记备案市场准入管理,实行“黑名单”监管名录、经营台账,高毒农药定点经营、实名购买等制度,100%将投入品纳入平台管理。
抓生产,齐抓共管,提高绿色标准规模。坚持标准化引领现代农业发展,加快推进农业地方标准体系建设和标准化生产,全县标准化种植面积达到75%以上。强化多部门协作共管,统一部署,加大农业面源污染、滥用投入品等违法违规行为查处力度。突出“一园四区、一带多点”产业布局着力推动“高原夏菜创品牌、优势饲草育龙头、畜牧产业扩规模”,努力实现产业聚集、规模扩大、效益倍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