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叶叶,红蔓蔓,地下有窝金蛋蛋
金蛋蛋银蛋蛋,不如定西的土蛋蛋
定西地处青藏高原、蒙新荒漠、东南季风区汇合之处,是全国最适宜马铃薯种植的三大区域之一,所产马铃薯薯块大、薯皮光滑、薯型整齐、干物质含量高、口感绵爽、耐运输、耐贮藏,产量和质量在全国均处于一流水平。2010年,定西马铃薯获得国家工商总局“驰名商标”,“渭源种薯”等5个产品获国家原产地地理标记注册,安定区被命名为“中国马铃薯之乡”,渭源县被命名为“中国马铃薯良种之乡”。
历史渊源:定西通称“陇中”,自先秦置陇西郡以来,已有2300多年的历史,是举世闻名的马家窑文化命名地和天下李氏的寻根祭祖地。马铃薯在明朝成化年间由进士刘晟引进定西,至今已有400多年的种植历史。1996年,定西市政府提出“洋芋工程”战略,2004年后进入全面发展阶段。随着科技、育种、种植、运销、库存、加工等环节不断升级,一年一度的全国马铃薯大会举办,逐渐使定西成为全国闻名的马铃薯之都,也使定西马铃薯远销全国各省市以及欧美国家。
产地环境:定西市属半干旱农业气候区,区域海拔1750-2580米,年平均气温6.3℃,年平均日照时数2500小时,≧10℃有效积温2300℃,无霜期141天。年平均降水量380毫米,且集中在7、8、9三个月,占年总降雨量的70%,与马铃薯块茎膨大期相吻合,非常适合定西马铃薯的生长。该产区地处黄土高原边缘,属于黄土梁峁沟壑区和旱作雨养农业区,马铃薯种植过程基本无灌溉补水,多采用覆黑膜保墒节水生产方式。主要土壤类型为黑垆土,土层厚且富含钾素,土壤安全性综合评定等级为“清洁”,达到了绿色食品产地认证标准要求。
生产过程:定西有着悠久的马铃薯种植历史,经过十多年培育和发展,定西马铃薯已经成为当地农民增收致富的支柱产业。定西市经过多年探索与实践已总结形成了一套以“农机为载体,集成配套黑膜覆盖+脱毒种薯+配方施肥+病虫害防治”的马铃薯节水高效的无公害栽培管理技术体系,为绿色农产品生产提供了有力保障。
质量安全:中检科检验检疫研究院综合检测中心和甘肃省分析测试中心,对19种农药残留和6种重金属进行了较系统全面检测,结果表明,所有样品各项指标均达标,符合NY/T1049-2015《绿色食品薯芋类蔬菜》标准要求。定西马铃薯在整个种植生长周期内病虫害发生甚微,用药次数很少,在种植管理中多采用农家有机肥,产品达到了绿色食品认定的要求。
营养品质:在长期栽培和自然选择下,“定西马铃薯”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产品特征,块茎外形呈椭圆形,薯形整齐;个体大小适中,重量在150-250g之间,表皮光滑,芽眼浅且少;肉白,肉质细腻;断面抗氧化能力强,切开后长时间不变色;熟化品质好,宜于煮、蒸、炸、烤等食用,易熟烂,煮熟后表皮爆裂开花,口感沙糯,有浓郁的薯香味。耐储运,储藏期长达半年以上,是鲜食和马铃薯淀粉加工的上好原料。
定西马铃薯营养丰富,平均干物质含量达23g/100g以上,维生素C含量在26mg/100g左右,平均淀粉含量在17g/100g以上,这三项主要品质指标均高于我国华北产区和云贵高原两大马铃薯优势产区的平均值。其中,干物质、淀粉含量和维生素C含量平均值分别比华北产区高出8.5%,9.0%和27.5%。这使定西马铃薯口感沙糯,薯香浓郁,品质极佳。
产业发展:近年来,定西市加强良种培育,提升生产水平,加快全链条开发,做细产销对接,推动马铃薯产业持续较快发展,把“小土豆”做成了“大产业”,已形成规范完善、全国领先的脱毒苗、原原种、原种、一级种的种薯繁育体系。目前,全市共有种薯生产企业26家,有从事马铃薯产业的农民专业合作社1521家,家庭农场105家,年产原原种12亿粒以上、脱毒种薯200万吨以上。
定西小土豆,走出“星光大道”。从解决温饱、养育一方百姓,到形成产业、带动经济发展;从“灰头土脸”、不起眼的洋芋蛋蛋,到可制作上百种美食登上高端餐桌;从连续多年举办中国·定西马铃薯大会和高峰论坛,到入选甘味品牌和农业品牌精品培育计划;从甘肃人民自己吃得好”,到给全国各地市场“发红包”。这些变化,无不体现着定西马铃薯的优良品质和独特作用。相信在甘味品牌的助力与呵护下,定西马铃薯必将走遍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