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种子协会设置联系点,是我们结合肃州区特点,扎实开展‘检察护企’专项行动的一个切入点。”6月11日,在酒泉市肃州区检察院、区工商联举行的“检联商会”联系点挂牌仪式上,该院负责人表示,将加强与辖区制种企业的沟通联系,为制种企业提供更加精准、高效、便捷的法律服务。
酒泉市肃州区是国家级玉米良种繁育基地,也是全国最大的蔬菜花卉制种基地,生产量和出口量均占全国总量的50%以上,全区农民人均纯收入的三分之一来自制种产业。近年来,酒泉市肃州区检察院以服务保障种子产业高质量发展、助力乡村振兴为重点,进一步建立健全检察监督与行政执法协作配合及“四大检察”融合履职机制,实现种业司法保护个案办理到类案监督、源头防范、联动治理,为全区制种产业健康发展提供有力司法保障。
“行政检察+行政执法”
种子上了“双保险”
“现在种子企业登记备案了,也和农户签订了制种合同,有了这两重保险,我们就放心了!”酒泉市肃州区果园镇小坝沟村干部对回访的检察官介绍。
为切实保障农民种上“放心”种子,酒泉市肃州区检察院会同行政执法人员走访辖区内部分农资经营店,针对发现的种业经营部销售无标签和无包装种子、未备案经营不再分装的种子等问题,向相关行政机关制发社会治理检察建议,推动相关行政单位制定《肃州区玉米种子生产备案要求》,对全区范围内制种企业严格落实登记备案,严把市场准入“入口”,弥补种子监管缺口,守牢种子质量关口,给种子上了一道“保险”。
在走访调查过程中,检察机关还发现辖区蔬菜、瓜类、花卉等非主要农作物制种产业存在合同签订及基地落实不规范的问题,危害产业发展。针对发现的问题,该院向相关单位制发检察建议,推动相关部门印发《关于进一步规范非主要农作物种子生产经营秩序的紧急通知》,对辖区内128家持证蔬菜花卉种子企业进行信用等级审核,并集中印制规范的制种制式合同3万余份。
“行政检察+检联商会”
种子企业有了“娘家人”
早在2021年,酒泉市肃州区检察院在区国家现代农业(种业)产业园设立检察联络室,重点做好园区内种子企业的法治宣传和法律咨询,引导制种企业规范运行,加强制种产业产权司法保护,正确运用法律手段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今年6月成立的“检联商会”联系点,是检察机关不断更新服务理念,助力企业健康有序发展的又一举措。依托该联系点,检察机关将围绕行政监管、法治宣传、法律咨询、风险提示、合规治理等方面内容开展工作,持续推动省检察院与省工商联提出的“主动联系‘入商会’、定期会商‘问商会’、解忧纾困‘助商会’、风险防控‘护商会’、检调对接‘强商会’、宣培合力‘润商会’”六项举措落地落实。
该院还联合主管部门开展打击无证生产和抢套购种子专项治理行动、“绿剑护种”专项整治行动,深入辖区15个乡镇和有关制种企业,开展企业准入、市场整治、知识产权保护、品种清理、违法案件查处等攻坚行动,针对发现的无证生产经营、违法制种、套牌侵权、非法种植转基因等危害种子安全的问题,督促11家域外种子企业完成生产备案,备案面积达1.8万亩,调查无证生产违法行为9起,联合相关部门现场监督铲除侵权种子2200余亩。
“通过检察机关持续开展专项行动,加大对涉种案件的监督查处力度,市场法治环境有了明显改观,一些种子企业主动回归园区,委托园区种子企业代繁生产。尤其通过知识产权保护专项行动,我们当地企业敢研发敢生产,外地企业敢销售敢回收,基地也得到了有效保障。”酒泉市种子协会会长王彦军说道。
“行政检察+检网融合”
农户吃下“定心丸”
“检察官,我上次反映的村委会拖欠制种款问题已经解决了,我也拿到了2.8万元制种款”。一个月前,酒泉市肃州区检察院接到案件线索后,快速行动,抽调骨干力量集中走访行政机关、辖区各乡镇村组、制种企业等,发现辖区内确实存在村委会不及时发放制种款、村民私自售卖种子、制种公司收购种子后不兑付制种款等问题。
在查明案件事实的基础上,检察机关依法向相关部门制发检察建议,建议其严格履行属地管理责任,依法加强对辖区制种产业的监督管理。收到检察建议后,相关单位对拖欠农户制种款的问题进行全面摸底核实,及时督促村委会、制种企业兑付了制种款。
据悉,酒泉市肃州区检察院紧盯肃州区辖区广、人口多的实情,锚定拓宽法律监督突破口,以“检察+网格”为载体,全面推行平安建设融网创建、民生维权融网保障、依法行政融网推进、公共利益融网保护、法治宣讲融网开展、为民实事融网落实的“六融共治”模式,延伸触角,前移服务阵地,将检察控告申诉、矛盾纠纷调处、普法宣传教育等职能阵地拓展到基层社区,选派了42名干警下沉综治中心和97个二级网格。依托检网融合,积极参与农村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妥善办理村民之间的涉种纠纷,促成当事人和解,调解制种基地矛盾纠纷15起,修复受损的社会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