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资456.8亿元 甘肃金昌“蓄”新能
2022-04-12 15:34:58 来源: 新华网
图集

    新华网兰州4月12日电(宋燕)签约项目44项、总签约金额456.8亿元!近日,甘肃省金昌市“一口气”签下一揽子新能源电池产业项目,为当地发展积蓄新动能。

图片

金昌市新能源电池产业发展暨招商引资成果新闻发布会。(金昌市委宣传部供图)

    随着国家“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的实施,新能源电池产业迅猛发展,新能源电池材料及电池产业发展潜能巨大,需求空间广阔。有着“镍都”之称的金昌市乘势而上,强龙头、补链条、聚集群,着力打造千亿级新能源电池产业集群。

    “所需原材料65%以上实现金昌本地生产”

    “金昌市具有发展新能源电池材料及电池产业得天独厚的资源条件。”金昌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朱维昌介绍,金昌市资源富集,镍储量居世界第三、亚洲第一,铜、钴矿产储量居全国第二,与镍铜伴生的铂、钯、锇、铱、钌、铑等稀贵金属储量居全国之首。

    不仅如此,金昌市风能、太阳能资源同样丰富,可开发风光电规模约1500万千瓦,已建成新能源装机263.15万千瓦,占全市电力总装机的60%,可开发余量1000万千瓦。

    他表示,“十四五”期间,金昌市将建成千万千瓦级新能源基地,新能源发电量将达160亿千瓦时以上,能够为新能源电池材料及电池产业上中下游协同发展提供有力“绿电”保障。

金川集团镍盐公司新能源电池动力材料生产线。张俊成 摄

    截至目前,金昌市镍、铜、钴年产量分别达到20万吨、100万吨、1万吨,“三酸两碱”俱全,硫化工、磷化工、氟化工、煤化工、氯碱化工、钛化工等产品达到60多种900多万吨。这也为金昌市发展新能源电池产业夯实了基础。

    在金昌国家经开区,占地一万亩的锂电产业园,已经形成了11.5万吨硫酸镍、5千吨钴盐、5万吨锰盐等电池材料关键产品生产能力。“新能源电池材料及电池产业所需原材料65%以上实现金昌本地生产,产业体系逐步建立。”朱维昌说。

    “只要企业定了干,一切手续政府办。”

    一次性引资400多亿元,也说明了行业企业、客商对金昌的青睐。

    政府搭好台、聚贤才,企业才愿意登台唱戏。一方面金昌市瞄准产业需求,围绕镍钴锰酸锂、磷酸铁锂储能及动力电池产业链,通过多种招商方式,引进龙佰集团、金拓锂电、金宏翔等龙头企业,带动新能源电池产业集聚化、规模化发展,为企业投资打好基础。

甘肃金拓锂电新能源有限公司锂电池生产线。李发华 摄

    另一方面,金昌市突出精准招商,为企业投资做好参考。金昌市招商局副局长王振德介绍,围绕新能源电池产业,金昌市按照“缺什么、招什么”的精准招商思路,精心绘制金昌市新能源电池产业招商图谱,梳理22个新能源电池产业招商推介项目,制定地级领导外出招商计划和招商引资项目清单,提高新能源电池产业招商精准度。

    此次签约,金昌市精准引进了一批新能源电池产业链关键环节和上下游配套企业,实现了进一步建链延链补链强链的预期目标。

    “只要企业定了干,一切手续政府办(除了安全和环保)。”为拓展激发外来企业投资热情,营造良好的投资兴业环境,金昌市还不断深化“放管服”改革,持续优化发展环境,为各类招商引资企业和项目提供“保姆式、跟踪式、终身式”服务,确保“引得进、留得住、办得好、都受益”。

    2020年到金昌投资新能源产业的甘肃亿镍实业(集团)有限公司办理各种手续仅用了12天。该公司负责人宋飞林说,金昌市不仅给予了相应的优惠政策,而且在手续办理过程中,相关部门指定专人负责,随叫随到,“这是真正的‘金昌速度’。”

    “提供最大的支撑和支持、最好的保障和服务”

    “十四五”期间,金昌市力争新能源电池生产规模达到100GWh,全面打造新能源电池材料及电池千亿级产业集群,建成规模较大、配套完善、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全国一流电池产业基地。

    如何保障这一目标的实现?

    “在政策措施、承载平台、要素保障和营商环境等方面提供最大的支撑和支持、最好的保障和服务,全力培育壮大新能源电池产业这一新的经济增长点。”金昌市发改委主任陈军表示。

    ——强有力的政策支持。在全面落实已有支持政策的基础上,金昌市正在专门制定《支持新能源电池材料及电池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重点从土地、金融、人才、科技、资金奖励等多个方面,全面给予电池产业项目大力支持。

    ——高标准的承载平台。充分发挥金昌国家级经开区基础设施配套完善、区域带动能力强、“一区三园”协同互补的承载平台优势,以“区中园”的模式打造产业上下游协同配套、科技创新引领、基础设施“七通一平”的锂电产业承载平台。

    ——高质量的要素保障。金昌国家级经开区通过整合要素资源,强化项目服务,开辟用地保障“绿色通道”,采用3+X模式定标出让,大幅缩短开工时间,切实降低企业综合成本,实现工业项目“拿地即开工”。

    ——更优良的营商环境。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全面推行企业投资项目代办服务制,真正做到“有事办到,无事不扰”,用“企业动嘴、政府跑腿”的实际行动服务项目,着力打造营商环境“金名片”。(完)

责任编辑: 宋燕

010070160010000000000000011110551128550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