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信心·劳动者之歌 | 603岗位和“传家宝”的故事
2023-02-11 17:42:21 来源: 新华社
图集

    新华社兰州2月11日电 题:603岗位和“传家宝”的故事

    新华社记者王铭禹

    立春已过,玉门油田老君庙采油厂所在的祁连山南麓依旧天寒地冻。天刚微亮,山野苍茫,其间一小片鲜艳的红色格外显眼。那是身着红色工作服的603岗岗位长许辉和他的同事们,此刻他们已经开完了班组会,正冒着严寒执行当天的巡井任务。

    玉门油田,中国石油工业的摇篮,历经80多年开采,仍在为祖国贡献石油。

    许辉今年43岁,是603岗位第19任岗位长。603岗位因管辖区域内一口编号“603”的油井而得名,目前管理着大大小小上百口油、水井。这些井大多分布在平均海拔2500米的沟壑山峦,是油田最基本的生产单元。

    603岗位长许辉正在记录油井各项数据。图片由玉门油田提供

    “对一处80多岁的老油田来说,只有对每口井都实现精细管理,才能保障整个油田发挥最大产能。”许辉带领他的班组常年在油田一线巡护,观察井下压力、更换老旧零件、收集分析单井产量……他们对每口井的位置、技术参数、产油能力了然于胸。尽管当地寒风刺骨,室外最低气温常常跌破零下20摄氏度,但许辉和他的同事们仍像呵护婴儿一样精心呵护每一口井。

    在603岗位作业区展览室,五件“传家宝”吸引着参观者目光,其中包括一个陈旧的节约袋,一个带有锈迹的收油桶。

    节约袋是一个书包大小的帆布包,每次巡井时,岗位员在里面装着扳手、保险丝、起子等检修工具,更换下来的螺丝、阀门、铁皮等零部件也一件不落被他们带回去用于修旧换废。收油桶则是岗位员通过一个个小桶,将井口跑冒滴漏的原油收集起来再利用。

    “斤上不添两上添,斤斤两两做贡献。”曾在603岗工作近15年的第18任岗位长王瑞告诉记者,年复一年,日积月累,在筚路蓝缕的年代,岗位员们用节约袋、收油桶装回来再利用的各种资源为油田生产运营节约了一大笔成本。

    2022年,当许辉接替王瑞成为第19任岗位长时,玉门油田正在对油井实施数智化系统改造。过去靠徒步巡井、用肉眼和经验判断油井运行状况的情况,逐渐被新的遥感设备、5G传输信号、综合数智化操作系统代替。油井功图计产、抽油机运行监测与控制、管线压力采集等工作在电脑大屏上一目了然。

    603岗位作业区展览室展出的五件“传家宝”。图片由玉门油田提供

    “现如今,油田早就用上了各种先进技术,但‘勤俭兴业’的这份精神,在我们603岗扎了根,没变过。”王瑞说。

    据老君庙采油厂党委书记康建红介绍,经过长期实践,603岗位总结出了摸、碰、蹩、控、调、洗、挤“七字管井法”和看、听、查、测“四字判断法”等精细化管理措施,实现了油、水井全方位、多角度精细管理,提高了出油效率,降低了生产消耗,有效延长了老油井“寿命”。目前603岗位管辖的油、水井中,一类油、水井保持在95%以上;单井日均产量1吨左右,是老君庙采油厂平均油井产量的近两倍。

    603岗位的两位职工正在对油井设备进行维护。图片由玉门油田提供

    603岗位先后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状”、中国石油百面红旗单位等上百项荣誉。

    “我们靠的是执行岗位责任制不走样、人员‘传帮带’不断层,逐渐积累起过硬的‘护井’本领。”康建红说。(完)

责任编辑: 王小华

0100701600100000000000000111105411293574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