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正文
【四季养生】“倒春寒”时节 当心这些疾病
2023-03-23 18:00:10 来源: 甘肃日报

    春季昼夜温差较大,若老年人遇到“倒春寒”,血压波动会增大,容易诱发卒中、心肌梗死等疾病。那么,在“倒春寒”时节,老年人该如何预防疾病的发生呢?

    别着急减衣服

    春天到来,气温虽然逐渐回升,但冷空气不时袭来,天气忽冷忽热,此时如果着急脱去冬装,很容易感冒。在气温稳定在15摄氏度之前,老年人最好不要着急减衣。

    春季穿衣仍应注重保暖,逐渐减衣。人身体下部的血液循环比上部差,容易遭受风寒侵袭,因此宜“上薄下厚”,即先减上衣,后减下装,鞋子也要穿得暖和一点,不要过早穿着外露足踝或过薄的鞋袜;也不要过早摘掉帽子、围巾,以免遭受风寒,出现感冒症状。外出时,根据天气情况适当增减衣服。免疫力低下的老年人要尽量减少外出次数和时间,少去人群密集的地方。

    重点预防这些病

    呼吸系统疾病 人遇到冷空气刺激后,气道免疫力下降,继而使气道反应性增高,引起咳嗽、胸闷,甚至呼吸困难等症状。

    心脑血管疾病 由于早晚温差较大,发生心肌梗死的患者明显增多。大部分冠心病患者对天气变化很敏感。突然的寒冷刺激会引起冠状动脉痉挛,使冠心病患者出现急性心肌缺血,诱发心绞痛,甚至心肌梗死。“倒春寒”时节,卒中意外也十分多见。一些老年人在夜间上厕所或早上刚起床时,更容易发生卒中。若患者出现一侧肢体麻木或无力、一侧面部麻木或口角歪斜、说话不清楚、眩晕伴呕吐等症状,必须高度警惕,立即到医院就诊和治疗。

    春季容易出现血压和心率的波动,睡眠也可能受到一定影响。心脑血管疾病患者要规律服药,千万不要自行减药;要注意监测血压,若发现血压异常波动,如收缩压大于160毫米汞柱等情况,应在医生指导下调整药物;如果出现胸闷、隐痛或心慌等情况,要及时就医。

    胃肠道疾病 气温较低时,人们往往容易出现胃肠道疾病,这是因为低温刺激会引起毛细血管收缩,影响胃酸分泌和胃部血液循环,从而引发急性胃痉挛、胃溃疡、胃肠炎等。所以慢性胃肠疾病患者在春季要注意保暖,根据气候变化及时增减衣服,防止腹部受凉。

    过敏性疾病 春季也是过敏性疾病的高发季节。慢性支气管炎、哮喘、类风湿性关节炎、皮肤病患者,遇到“倒春寒”或花絮拂面、粉尘飞扬时容易发病或病情加重。因此,这些患者应减少外出次数,出门时要戴口罩。(缪国斌 莫鹏)

    

0100701600100000000000000111291411294576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