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科学精准的流调抓住疫情传播源头 ​——访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甘肃工作组专家、中国疾控中心传染病所研究员王鑫
2021-11-03 08:31:25 来源: 甘肃日报
图集

    原标题:【疫情防控 甘肃在行动】

    用科学精准的流调抓住疫情传播源头 ​——访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甘肃工作组专家、中国疾控中心传染病所研究员王鑫

    当前,甘肃省新冠肺炎疫情形势依然严峻,开展流行病学调查作为疫情防控的基础性、源头性工作,是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重中之重。截至11月1日,全省累计完成流调5.24万人次,追踪密接者0.64万人、次密接者3.6万人。其中,兰州市、天水市、张掖市、嘉峪关市、陇南市、酒泉市等6市共追踪密接者0.55万人、次密接者1.75万人。

    什么是流调?怎样开展流调?流调在疫情防控中起到什么作用?11月2日下午,记者就流调相关问题,专访了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甘肃工作组专家、中国疾控中心传染病所研究员王鑫。

    “流调是流行病学调查的简称,就是运用流行病学的方法调查在过去一定的时间段内,某个人的行动轨迹、遇到的人和发生的事。” 针对目前开展的新冠肺炎流调工作,王鑫介绍说,面对这样一个新的传染病,仅靠传统的流行病学调查手段是不够的,还要融合检测新冠抗体水平的血清流行病学,分析病毒载量、进行病毒的全基因组测序的分子流行病学,运用公安、工信大数据的数字流行病学等,是一个多学科交叉的技术工作。

    王鑫解释说,流调一方面是为了找上家,即查找到感染来源,更重要的意义是找下家,即排查风险点位、风险人群,从而更精准地阻断传播。她打了个比方说,如果说公安调查案件是与有形的犯罪分子作斗争,而流调就是在与无形的病毒作斗争。尤其现在流行的德尔塔变异株病毒与去年流行的新冠毒株相比,传播速度更快、传播能力更强,流调更是与时间赛跑,要抢在病毒传播的前面。

    王鑫总结道,流调不仅仅是问当事人一串轨迹和问题,这仅仅是流调工作最初始的一步,后面还有大量的实验室检测和数据分析的工作,涉及传统流行病学、血清流行病学、分子流行病学、数字流行病学等多学科,这些知识的综合应用,大大提高了流调的准确性、全面性和时效性。

    在开展流调工作过程中,有人质疑应用公安大数据调查轨迹是不是侵犯隐私,是不是不相信被调查者?对此,王鑫也给出了解释。她说,运用公安工信大数据调查轨迹,并不是不相信被调查者,也不是要触动个人隐私,而是在快节奏的生活中,很多人很难记全去过的地方、接触过的人,所以,才运用大数据帮助被调查者更全面地回忆在若干天之内去过的地方、接触过的人,再运用数学拟合模型,尽量排查清楚所有的风险场所、风险点位。此外,通过大数据轨迹交集分析,能够发现接触到的不认识的感染者,这是仅靠问询当事人无法实现的。

    王鑫说,目前,新冠病毒测序应用的是国际先进的高通量测序技术,也叫下一代测序技术。在她看来,本次甘肃疫情,甘肃省疾控中心独立完成了几乎所有测序工作,这是非常不容易的。

    “基因是现在新冠疫情流调溯源的一个利器。”王鑫解释说,病毒全基因组序列有一个优势,它是一个客观的生物学证据,尤其在流调发现多种可能性的时候,序列的证据可以给出一个更明确的指向,甚至有时还能纠正一些流调中出现的信息偏差。

    对于公众如何预防新冠病毒感染,王鑫也给出了建议:避免聚集、戴口罩、勤洗手。“只有积极主动配合政府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做好自身防护,才能共同筑起联防联控、群防群控的铜墙铁壁。”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王睿君

责任编辑: 宋燕

0100701600100000000000000111105511280243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