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城市更有“温度”
2022-02-26 08:57:54 来源: 甘肃日报
图集

    原标题:让城市更有“温度”——庆阳市西峰区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综述

    129处实践阵地,245个志愿服务团队,4.8万余名登记注册志愿者,1320多场(次)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2021年以来,庆阳市西峰区把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作为加强基层宣传思想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抓手,在“新”上下功夫,在“特”上出亮点,在“融”上做文章,着力打通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关心群众、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智慧平台,让志愿服务更“智慧”

    “快过年了,我腿脚不利索,不方便打扫卫生,就在手机上‘点’了志愿服务。”家住西峰区肉联厂小区的高荣丽老人开心地说,“志愿者帮我擦玻璃、收拾家务、安装洗浴座椅,帮我解决了很多生活中的困难。”

    高荣丽老人的需求能与志愿者的服务快速对接,得益于西峰区新时代文明实践智慧云平台的投入运营。

    西峰区以互联网数字化发展为契机,打造新时代文明实践智慧云平台,整合各级各类资源,建立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三级阵地”和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总队、(直属)支队、分队“三级团队”构架,阵地管理团队,团队策划、发布并开展活动,志愿者可根据服务类型及活动时间自行报名加入活动,开展志愿服务。

    西峰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办公室副主任卢晓锋介绍,西峰区把所有志愿服务项目进行分类细化,群众可按需行使“点单权”,文明实践中心收到“订单”后第一时间进行分类或分区域向团队派单,团队线上“接单”后在线下开展一对一或多对一的定制化服务,服务结束后,群众根据服务质量进行线上打分评价,让文明实践活动更加智慧化、便捷化、高效化。

    打造品牌,共筑文明实践“同心圆”

    日前,在董志镇八年村,一群穿着红马甲的妇女忙着清除路旁杂草、开展交通劝导、为高龄老人打扫卫生……这些志愿者有时是“保洁员”,有时是“防控员”,有时是“监督员”,在疫情防控、乡村治理和爱心服务等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西峰区秉持“服务群众最大化”宗旨,志愿服务总队成立了理论宣讲、扶贫助困、科普宣传等17支专业志愿服务(直属)支队,用“小故事”讲“大道理”,用“乡土话”传“新思想”,用“贴心服务”显“人文关怀”。依托本土文化人才、乡贤能人、科技达人等,在118个村、社区组建220支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分队,让“志愿红”的力量处处涌动。

    群众在哪里,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就延伸到哪里。2021年,西峰区统筹利用青少年活动中心、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乡村学校少年宫,以及各乡镇(街道)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农家书屋、乡村舞台等阵地,开展“端午公益行”“烟头不落地 城市更美丽”、移风易俗等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180余场(次),开展各类理论宣讲931场(次),开展走访慰问、爱心捐赠、“我为群众办实事”等文明实践活动1300余场(次)。

    汇聚融合,滋养文明实践“生命力”

    在温泉巨塬互助院和南苑路社区爱心餐厅,爱心志愿者时常会来这里帮忙做饭,为腿脚不方便的老人洗衣送饭;在村组社区,文艺志愿者写春联、送“福”字,让群众乐享文化大餐;在颁奖台上,“五好”“五美”等先进典型披绶带、戴红花、捧奖状,成为人们追捧的时代“明星”……一个个特色志愿服务项目按下群众幸福生活“快进键”,为西峰区建设陕甘宁毗邻地区区域性中心城市凝聚起强大精神动能。

    西峰区紧盯“以文化人、成风化俗”工作主线,不断拓展文明实践广度和深度,评选表彰乡村振兴“五好”先进典型15个、“五美”幸福人家20户;推行“诚信红黑榜”“善行义举榜”“巾帼家美积分超市”,汇聚义举正能量;打造郭堡村、寺里田村乡风文明示范线、文明实践长廊、文明实践广场42处,弘扬崇德向善文明新风,让群众成为文明实践的发起者、参与者和受益者。

    与此同时,西峰区充分利用融媒体中心传媒矩阵,采用图片、文字、音频、视频、H5等方式,宣传文明实践重大活动、特色经验,实现信息、资源、活动、学习互通共享,网上网下同频共振,让群众学有榜样、做有标兵、行有示范。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安志鹏  通讯员 刘新艳

责任编辑: 刘欣瑜

01007016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1284183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