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搬进新家园 过上新生活——定西市实施生态避险安置工程纪实
岷县铁关镇生态避险搬迁安置点。 (图片由定西市自然资源局提供)
初冬时节,走进定西市岷县十里镇铁关安置点,宽阔的柏油路、整齐的楼房、配套完善的基础设施,生活一派惬意。
“国庆节假期,儿子在新房子里结了婚,这就叫‘双喜临门’。”搬迁户王仲才和妻子朗荷花高兴地说。王仲才一家原先住的地方叫折家山,是一座山脉衍生的独山,两边临崖,十几户人家仅有一条一米宽的山路蜿蜒曲折地连通着村庄与外界。“从山上搬进新村,打雷下雨能睡安稳觉了。”王仲才说。
王仲才一家是定西市实施生态避险安置工程的受益者之一。定西市生态环境脆弱,地理条件复杂,地质灾害高发易发,目前已查明地质灾害隐患点1373处,居全省前列。今年,定西市启动生态避险安置工程,全年计划搬迁2722户1.12万人,使万余饱受地质灾害困扰的群众安下心来谋发展。
搬新家 圆了“安居梦”
“额头屲”是漳县武当乡邓家里村景家门社的一座小山。山下住着14户人家。“额头屲”的后山上出现了一条几厘米的裂缝,武当乡将其列为地质隐患点。
今年6月12日凌晨,山上滚落的土块和砸落的巨大响声,惊醒了睡梦中的14户人家。人们跑到后山,发现那条小裂缝已经变成了3米多宽的大裂缝。
武当乡第一时间将14户人家纳入生态避险搬迁。在离“额头屲”不远的一处山湾台地上,安置点很快投工建设。
那一次山体崩塌,56岁的村民景付忠家里的3间土坯房全部被滚落的山石损毁。如今景付忠一家人已经搬进新建的砖混结构安置房,院内有花园,室内有水冲式卫生间,各项设备一应俱全。
“我们一家享受到了政府的好政策。”景付忠感激地说。
在搬迁点配套设施建设工程中,他和其他搬迁群众一起投工投劳,共建新家园。搬迁群众心怀感恩,充满了对更美好新生活的期待和信心。
稳得住 “乐业”有了依托
安居才能乐业。定西全市生态及地质灾害避险共需搬迁1.69万户6.82万人。定西市自然资源局局长史炬炜介绍,如何让地质灾害频发地区的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是定西市委市政府需要解决的重点民生问题。
为强化组织保障,定西市各级党委政府建立包抓机制,成立工作组,组建工作专班,落实跟踪调度、约谈提醒、履责考核、“四督十查”工作机制,分析研判形势和困难、问题,明确时间节点和工作任务,形成了上下联动、协同推进的工作局面。
秋冬交替,通渭县王山社集中安置点处处欢声笑语。新建的中式小院在五颜六色的山林映衬下,成了山间一道美丽风景。整齐规划的安置房内客厅、厨房、卫生间、门窗等配套设施齐全,水、电、路、网络、绿化、亮化等配套设施应有尽有。
“安置点上各类基础设施配套齐全,生活生产都要比以前住的地方方便多了。”搬迁户王荣说。
高峰乡是安定区海拔最高的乡镇。从乡政府缘山上行35公里,便到了贡马村。
生态避险搬迁集中安置点如今成了贡马村的新地标。
60岁的村民高海洋是搬迁户中的一员。以前,老高一家6口人住在山脚下的3间土坯房里,房子地基下沉,房屋潮湿。虽然他们一家人全部外出打工,可每逢雨季,在外务工的老高总是睡不踏实,担心他家的房子。
今年,贡马村生态避险搬迁集中安置点建成,23户搬迁户一起搬进新家。“从搬迁户摸底排查,到搬迁点选址,再到搬迁户入住,只用了短短四个月时间。”高峰乡党委书记李世福说。
土坯房换了四合院,厕所、羊圈一应俱全,老高用打工存下来的钱买了6只羊,又拉着家人翻耕家里闲置的6亩地,打算明年种植养殖一起发展,在家过几年安稳日子。
能致富 日子更有奔头
在生态及地质灾害避险实施中,定西市各县区集中力量开展调查摸底,精准识别搬迁对象,并根据搬迁群众的诉求,制定了灵活多样的安置方式和搬迁措施,确保搬迁对象精准、搬迁措施到位、搬迁群众乐意。
南谷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是渭源县重点打造的现代科技产业示范基地。南谷玫瑰园是示范园里一处温馨而浪漫的去处,种植卡罗拉、罗德斯、高原红、艾莎等30多个鲜切玫瑰品种以及芍药、非洲菊、满天星、香水百合、小雏菊等12种草花品种。
一片花香中,生态避险搬迁户包志军搬进了南谷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内的集中安置点。
为了让搬迁群众“住得下、稳得住”,真正过上高质量生活,定西市在生态及地灾避险搬迁工作中,提早制定工作方案,科学规划安置区域,从财税金融、用地保障、减免税费、社会保障、产业扶持等7个方面出台了15条支持措施。
从资金扶持到费用减免,再到就业扶持、解决入学医疗等问题,定西市各级党委政府和各部门各司其职、协同推进,最大程度上消除搬迁群众后顾之忧,不仅确保搬迁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就业、能融入,还让大家对生活有了更多期待,对未来有了更长远的打算。
如今,包志军和妻子都进了南谷玫瑰园务工:包志军种植玫瑰,月收入3000元;妻子包装花束,月收入2700元……对于这对年轻夫妻而言,香甜的生活,从此刻起步。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洪文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