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绿色发展路正宽
石羊河国家湿地公园。民勤县委宣传部供图
八步沙“两山”实践创新基地外景。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金奉乾
武威地标南城门广场。 新甘肃·甘肃日报通讯员 刘忠
在古浪县八步沙林场眼窝子沙治沙点,一棵栽植于44年前的白榆树,扎根沙漠,迎风矗立,挂满枝头的柔黄泛绿的嫩叶,如同一枚枚圆钱儿,为八步沙林场增添了无限生机。
站在白榆树前,八步沙林场场长郭万刚讲起了“沙州城”的故事。
相传很久以前,古浪县黄花滩戈壁深处是一片绿洲,那里水草丰茂,林木葱茏,丝绸之路上往来的商旅驼队在这里修整后,踏上漫漫旅途。商贸繁荣、土地肥沃,当地人在绿洲兴建起了“沙州城”。
白驹过隙,“沙州城”的生态环境无法承载日益增加的人口重负而被黄沙掩埋,“沙州城”也就成了传说。如今,行走古浪黄花滩,沃土连绵,绿意盎然,昔日荒芜的戈壁滩再现生机。
“我们把‘沙州城’找回来了。”郭万刚感慨道。其实,“沙洲城”不只是一座城市,更是武威人对青山绿水美丽家园的追求。
生态兴则文明兴。近年来,武威市牢固树立和认真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着力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提高生态文明建设水平,勇于担当、生态报国,全力打好全域生态文明建设的主动仗。全市生态环境保护治理实现了思想观念、体制机制、产业结构的深刻变革,走出了一条生态文明建设同高质量发展互促共赢的创新发展之路。
昔日黄龙今已缚
这些年,武威市涌现出许许多多“种树者”,再苦、再累、再艰辛,他们憧憬着、期许着,展望着美好未来。凉州区长城镇红水村村民王银吉,带着一家人吃住在沙漠,与黄沙为伴,用青春和汗水,硬生生地在浩瀚的沙海里种出了一片绿洲。连绵不绝的金色麦草沙障,拔节而长的绿色梭梭树,民勤县千千万万个“治沙愚公”与黄沙相持、相争,以“寸草遮丈风”的韧劲营造绿水青山……
和谐宁静的小村庄,沙暴突至。遮天蔽日的滚滚沙尘过后,断壁残垣,陷入死寂。古浪县八步沙治沙纪念馆里的一部短片,真实再现了上世纪古浪县沙暴肆虐的恶劣生态。
然而,40多年来,以八步沙“六老汉”为代表的八步沙林场三代人扎根荒漠、接续奋斗,先后在八步沙、黑岗沙以及古浪县北部沙区完成治沙造林25.2万亩,管护封沙育林草面积达37.6万亩,在不毛之地的腾格里沙漠建起了绿色防沙带,使八步沙7.5万亩荒漠得到治理,近12万亩农田得到保护,实现了沙漠变绿洲、绿洲成金山的转变。如今,一棵棵挺拔的树木拱卫着房舍农田,一望无际的沙柳林、野地里的花棒环绕着村庄,与远处的沙海相映成景。黄沙退却,绿色铺展。
绿色征途,永不止步。武威市坚持科学开展防沙治沙,大力推广八步沙治沙造林经验,固沙、造林、封育齐抓,乔、灌、草并举,组织实施河西走廊生态保护和修复、防沙治沙综合示范区等重点项目,系统推进北部沙区治理,助推全国防沙治沙综合示范区建设。大规模防沙治沙和绿地倍增行动取得明显成效,累计投入16.6亿元,完成治沙164.4万亩、人工造林230万亩,均为前五年的2倍。
治沙的过程,也是一个与沙搏斗与沙为友的过程,只有将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结合,方可化被动为主动。武威市深化与中国林科院、北京林业大学等科研院所的合作交流,以市场为导向,大力发展林业产业,逐步形成了以酿造葡萄、红枣、花卉、林木种苗、林产品加工、中药材种植、特色养殖等为主的多门类、深层次、具有地方特色的林业产业化建设框架。以酿造葡萄、红枣、枸杞等为主的经济林果基地建设初具规模,推广梭梭接种肉苁蓉8.16万亩,种植甘草、板蓝根、麻黄、锁阳等沙生药用植物10多万亩。
生态宜居绿意浓
微风拂过,草木馥郁,花香扑鼻。行走在武威海藏湿地公园的木栈道上,百鸟啁啾、水草轻摇,这样的景象美不胜收。
很多人都还记得这里原来的样子:垃圾成堆,污水满地。就是在这样一块脏乱差的地方,如今建成了一座游人如织的湿地公园。
海藏湿地公园的变化只是武威生态环境转变的一个缩影。“一座城市就是一个公园”,把城市建在公园中,把山水融入城市里。2018年以来,武威市完成城市绿化692.76万平方米,镇区绿化95个、0.73万亩,农村村庄绿化479个、2.2万亩……这些家门口的绿地,形成了连续不断、纵横交错的生态走廊。
天更蓝、水更清、地更绿、空气更清新,是人民群众的热切期盼,如何持续加大全域生态治理力度,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做好“绿色文章”?
“深入推进制度创新和治理能力建设,坚持不懈打好三大保卫战。”全市上下同频共振。
打赢蓝天保卫战,打好碧水保卫战,推进净土保卫战。实施大气污染综合管控,全面推进“控煤、管车、抑尘、治源、禁燃、增绿”六大措施,严防大气污染反弹。全流域“五水”共治,加强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各级河湖长常态化巡河湖,扎实开展河湖“清四乱”专项行动,推动实现“河畅、水清、岸绿、景美、人和”的目标。加快垃圾、污水、污泥处理等设施建设投运,补齐环保基础设施短板。
天清云淡、草木青翠,仰天是醉人的“武威蓝”,环顾是舒心的“生态绿”。在武威,山水草木与城市相融相生,令人心旷神怡。
青山绿水绘新卷
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绿水青山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
今年4月6日,凉州区4500多名干部职工挺进祁连山北麓的凉州区谢河镇,挥锹挖坑,放苗填土,浇水施肥,覆膜固苗……吹响了“向南部山区要绿”的集结号。
守护好祁连山,是凉州区可持续发展的现实需要,也是保障国家西部生态安全的根本大计。去年以来,凉州区抢抓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国家储备林建设的政策机遇,将国家储备林建设作为林业产业转型发展的重要抓手,谋划实施凉州区南部山区国家储备林建设项目。项目计划利用5年时间,在祁连山浅山区谢河、古城、张义、新华等镇采取集约经营方式,打造以山杏、樟子松、云杉、沙棘等为主的国家储备林5万亩。
“项目建成后,这里将成为春有花、夏有绿、秋有果、冬有景的‘金山银山’,到时候,这里必将成为武威市生态观光景观走廊,一定会实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丰收’。”武威市凉州区林草局党组书记、局长陆科信心十足地说。
近年来,武威市坚决扛起祁连山生态环境保护政治责任,坚持标本兼治、源头治理,积极果断落实整改整治措施,大力推进中央和省级生态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生态环境问题全部得到整改。
现在,走进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天祝县境内,无论是石门沟、阿沿沟,还是扎马河、半阳河一带的矿渣区,或是炭山岭镇千马龙、大滩煤矿等地,曾经的生态“伤疤”,都已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一坡坡生机勃勃的山草、一片片孕育希望的林地。
整改不是结束,而是新的起点。武威市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冰系统治理,国家公园体制试点改革任务如期完成,祁连山生态环境保护“由乱到治、大见成效”。
作为农业大市,水资源严重匮乏,是制约武威脱贫攻坚、生态环境保护、经济社会发展的首要问题和关键因素。
“朝为庄园夕沙压,不知何处是我家。男人逃荒走口岸,女人在家咽菜糠。”这首歌谣,曾经是历史上民勤县恶劣生态环境的写照。《民勤县志》这样描述:新中国成立前,民勤县有26万亩农田受到风沙危害,60多个村庄被沙压,每年约2.3万人迁徙他乡。
困则思变。民勤县清醒地认识到:必须发展高效节水特色产业,守住“生态美”,才能换来“产业兴”,实现“百姓富”。民勤县严格落实“深度节水、极限节水”要求,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大力普及膜下滴灌、垄膜沟灌等节水技术,推行适水种植、量水生产,压减低水效作物面积,稳步扩大高水效作物规模,民勤县采取“园区+基地”的模式,着力发展收成蜜瓜、东镇茴香、东坝人参果、大坝沙葱、蔡旗韭黄、双茨科辣椒、苏武蔬菜等7个农业产业园,不断提升红旗谷现代农业、大漠田园现代丝路寒旱农业2个示范区基础设施和产业服务功能。截至目前,累计建成了8个万亩基地、17个千亩基地、252个百亩基地。
如今,民勤县通过“以水定产”倒逼主导产业绿色发展,真正实现了生态文明建设和高质量发展互促共赢。
近年来,武威市积极实施国家节水行动,努力创建节水型社会。以水定规模、以水定产业、以水定结构,“三大特色产业带”初具规模,“8+N”优势主导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72.3%,经济发展向水资源精细化管理看齐,推进水价改革和水管体制改革,用市场的“无形之手”拧紧全市“水龙头”。
数据显示,近年来,武威市推广高效节水技术252万亩,城市再生水利用率达到46%,全市用水总量由五年前的15.8亿立方米减少到14.2亿立方米。石羊河成功创建为全省首条全国示范河湖,蔡旗断面过水量连续多年实现治理目标,青土湖地下水位埋深由治理前的4米上升到2.9米,水域面积扩大到26.7平方公里,旱区湿地面积达到106平方公里。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金奉乾 通讯员 甘曜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