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泉市以文化振兴引领乡村振兴
2022-05-07 09:49:56 来源: 甘肃日报
图集

    原标题:在“送文化”中“种文化”

    酒泉市以文化振兴引领乡村振兴

    秦腔吼起来,折子戏唱起来,曲子戏哼起来……日前,在敦煌市阳关镇,敦煌飞天神韵戏曲艺术团演职人员用精彩的戏曲节目,为村民送去一场场文化盛宴。

    在酒泉市,过去文化生活相对匮乏的农村,如今呈现群众文化生活丰富多彩、精神面貌积极向上的新气象。

    文化兴则乡村兴,文化强则乡村强。近年来,酒泉市文体部门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酒泉市委关于乡村振兴工作的决策部署,以文化振兴引领乡村振兴,不断激活乡村内生动力,为打造风景优美、产业兴旺、群众乐居的美丽乡村注入了新动能。

    在第九届全国服务农民、服务基层文化建设先进集体评选活动中,玉门市文化馆入选“全国先进县级文化馆”,肃北乌兰牧骑入选“全国先进基层文艺院团”。2021年,全市8家文化馆在第五次全国文化馆评估定级中全部达标晋级,全市68个乡镇综合文化站全部达到国家等级标准……一个个文化项目、文化设施、文化品牌落地开花,以文化之魂为乡村振兴凝聚起强大的精神力量。

    过去农闲时,瓜州县三道沟镇许多农民群众总围在一起打扑克、打麻将。如今,三道沟镇的农家书屋多了放下锄头捧起书本的耕读人。这里有1万多册图书,涵盖农业技术、文学、医疗、教育、历史等多个方面,为当地群众提供了“精神食粮”。耕读传家、勤劳致富的乡村文化氛围,使三道沟镇的发展连年迈上新台阶。

    近年来,酒泉市持续推进公共文化场馆标准化建设步伐。市县两级公共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美术馆实现全覆盖,建成城市社区和行政村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乡村舞台)506个,建成边疆万里数字文化长廊基层服务点100个、图书漂流点174个、农家书屋463个,形成了覆盖市和县市区、乡镇(街道)、村(社区)的四级公共文化服务网络体系。

    2021年9月,“喜庆丰收感党恩·振兴乡村谱新篇”肃州区第四个农民丰收节庆祝活动暨首届农民运动会开幕式在肃州区银达镇举行。时值中秋,银达镇政府广场一片欢歌劲舞、喜庆丰年的热闹景象。精彩的文艺节目展现了农民良好的精神风貌和乡村振兴的新图景。活动现场,肃州区15个乡镇还带来了蔬菜、水果、鸡蛋、肉、五谷杂粮等近200种特色农畜产品进行展销。乡村文化活动在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同时,更搭建起了销售平台,为乡村振兴添砖加瓦。

    结合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建设,酒泉市充分利用乡村舞台、综合性文化活动中心等基层文化活动阵地,组织开展民俗文化节、农民艺术节、丰收节、广场舞比赛、剧团演出、书画摄影展等乡村文化活动,组织文艺社团和文艺骨干创编精品文艺节目,开展进农村、进社区、进校园、进军营等文化“七进”活动,不断丰富基层群众文化生活。2021年,共开展各类群众文化活动1000余场次,线上线下参与人数总计达260万人次。

    酒泉市坚持把文化触角延伸到最基层,着力打通乡村文化发展脉络。通过深入实施边疆万里数字文化长廊工程,结合“全民阅读日”“非遗保护日”等时间节点,依托图书馆、文化馆,开展专题讲座、知识竞赛、书友交流等活动,主动送文化到边远牧区、边防哨所、偏远乡村。

    在文化建设中,酒泉市始终坚持“送文化”还要“种文化”,高度重视乡土文化人才的挖掘和培养,举办各类基层培训班,培训工作人员、从业人员、文旅专(骨)干5000多人次,扶持农村业余剧团、自乐班、农家书屋、作家农庄、书画社、文学社等农民文艺团体500多个,培育示范文化户400多个。

    群众文化参与热情被点燃,是酒泉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日臻完善的体现。为进一步释放人才发展活力,酒泉市充分发挥文化馆、图书馆总分馆制优势,加大文化重心下移、资源下沉,提高民间文艺社团的专业素质和演出水平,鼓励民间艺人、艺术团体积极参加乡镇文化艺术节、农民丰收节等节会活动,加强文化志愿者队伍建设。充分发挥农民在乡村文化挖掘、传承和发展中的主体性作用,大力培养基层文艺骨干、民间文艺社团、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使群众成为文化活动的踊跃参与者、积极推动者和直接受益者,全面助力乡村振兴。

责任编辑: 王小华

010070160010000000000000011110541128627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