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万象“耕”新不负春——会宁县扎实推进春耕生产见闻
四月的会宁,从平展的川塬到纵横的梯田,农机轰鸣、农户忙碌,铺膜、播种、施肥……春耕图景里孕育着秋收的希望。
开春以来,会宁县抢抓墒情较好的有利时机,积极有序推进春耕生产,全力满足生产需要,2023年全县计划农作物种植面积稳定在276万亩以上。
培植种苗“育”出丰收
走进会宁县南峪川蔬菜产业园的温室大棚,农户们正忙着采摘、育苗。“我们抢抓市场机遇种了3棚上海青、1棚小白菜和4棚圣女果,春节前就已经采摘上市,边摘边育持续到了现在。”产业园生产管理员蒲军林说。
来到四方吴镇大南村,村民赵建仁正驾驶着覆膜机在地里作业,为接下来的种植做准备。“今年开春墒情好,我又扩大了种植面积,主要种植马铃薯、玉米、胡麻和荞麦等。”赵建仁说。
大棚内春意盎然,田畦间生机勃发。目前会宁县共完成秋覆膜170.02万亩,完成顶凌覆膜15.94万亩。今年,会宁县粮食作物种植面积将达到237万亩,其中,玉米91.5万亩,马铃薯91.2万亩,小麦40.6万亩,杂粮杂豆13.7万亩,油料作物13.25万亩,瓜菜20万亩,中药材5.8万亩。
农机奋蹄“耕”种希望
随着春耕大幕开启,农用机械设备检修保养工作也进入了关键时期。在会宁县大沟健民农机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机手们正在对农机具进行保养、调试、加机油等工作。“依托农机,我们耕种土地的效率大幅提高。”农机手王海兵说。
近年来,会宁县积极采取政策扶持、项目优先等措施,高起点高标准推进全县“一乡一农机合作社”建设和农机装备提升行动,创新农机服务,通过跨区作业、订单作业、农业生产托管等形式,大力发展全县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助力农业现代化。
截至目前,会宁县73家农机生产社会化服务组织中,创建国家级示范社1家,省级示范社5家,市级示范社18家,省级平安农机合作社10家,农业机械化综合水平由2016年的40.2%提高到了现在的60.9%。
农资储备“撑”足底气
走进郭城驿镇红堡子村供销综合服务社,化肥、农药等农资码放得整整齐齐,前来购买化肥的村民络绎不绝。为此,供销社延长了营业时间,免费提供各种农技咨询服务。“我们采取早开门、晚关门、送货上门等形式,全力满足村民春耕生产的需求。”供销社负责人牛进宝告诉记者。
据悉,会宁县供销系统充分发挥供销综合服务社农资供应主渠道作用,下辖的40多个基层供销社和村级综合服务社中,大部分都可以为农民提供就近购买、配送上门、技术指导等便民服务。
今年,会宁县切实抓好农业科技创新应用和农资储备,计划在粮食作物方面引进试验新品种100个、新材料10个、新机具10台(套),推广新技术10项。
同时,调运各类农作物良种14.84万吨、化肥6万吨、农膜1.6万吨、农药100吨。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彭雯 通讯员 魏永刚 张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