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历纠纷调解21小时
2022-09-12 10:35:26 来源: 半月谈
图集

    原标题:亲历纠纷调解21小时

    74岁的王毓花因为一桩纠纷烦恼了一整年。不久前,她尝试求助县综治中心。

    王毓花是甘肃省定西市陇西县居民。半月谈记者在陇西县蹲点采访遇到她时,她眉头紧皱:“我有一间临街老屋,去年6月,由于门前道路整修,施工方的压路机震得墙体开裂。”

图片

    6月30日下午,在甘肃省定西市陇西县综治中心,王毓花(左)向综治中心工作人员反映老屋受损情况

    住房安全无小事,县综治中心决定立即吹响“集结哨”。从倾听诉求、初步研判,到吹响“哨声”,总共花了20多分钟。又过了20多分钟,调解室里已坐着十多人,有县住建局、信访局的负责人,有镇村干部,还有王毓花老人及施工方负责人。

    到现场去!

    “这间房子已有40多年了,周边地势较低,我们认为造成裂缝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建议请专业人员鉴定。”施工方负责人认为,按照“谁主张,谁举证”的原则,这个鉴定应由房屋所有权人来做。

图片

    6月30日下午,在甘肃省定西市陇西县综治中心综合调解室,王毓花向相关部门负责人、乡镇和村委会负责人、律师等反映老屋裂缝问题

    听了这话,王毓花掏出房子裂缝的照片,语气急促起来:“我年纪这么大了,找谁鉴定、怎么鉴定,我是两眼一抹黑。你们这样说,就是在推脱。”

    村干部连忙安抚,劝她不要激动。与会人员中,有的说要做鉴定,厘清责任;有的认为处理这件事要注意统筹法、理、情。

图片

    6月30日下午,在甘肃省定西市陇西县综治中心综合调解室外,工作人员陪同王毓花(左)等待商议结果

    陇西县信访局副局长师平说:“要从有利于解决问题的角度出发,不能让70多岁的老人跑来跑去。”于是,大家决定把会场搬到现场,彻底弄清原委。

    当天19时许,一行人抵达现场,花了一个多小时实地勘察、走访邻居,终于弄清了事情原委。原来,这间面积40多平方米的砖木结构老屋修建于1981年,多年来,由于周边筑路、施工、盖房等原因,老屋的地势显得越来越低,排水逐渐不畅。2021年,老屋门前道路整修,施工方在路边堆积土方,让排水更加不畅。不久,一场暴雨导致雨水倒灌、屋内积水,加之年久失修,老屋安全隐患更重了。

图片

    6月30日下午,在甘肃省定西市陇西县,乡镇工作人员(右)查看王毓花的老屋裂缝情况

    从现场回来,已是华灯初上。大家商量认为,要案结事了,就必须既公平公正,又合情合理。

    几番商议下,第二天上午9时许,十多位干部带着施工方代表,到王毓花家调解。大家与老人促膝长谈,终于达成共识:施工方承担部分损害赔偿责任,并向老人正式致歉,老人也承诺及时修缮房屋,从根本上消除安全隐患。

    此时,距离王毓花走进陇西县综治中心,仅过去21个小时。

    让出现场成为常态

    一桩迁延一年多的矛盾纠纷缘何不到一天就能化解?如何更好站在群众角度调处矛盾纠纷?王毓花老人的故事引起干部们的思考与讨论。

图片

    7月1日早上,在甘肃省定西市陇西县王毓花的家里,县、乡镇工作人员草拟协议书

    陇西县综治中心主任王文娟说,这个综治中心成立于2020年6月,搭建了“一站式接待,一条龙调处,一揽子化解”平台。综治中心根据群众诉求确定牵头单位,召集相关部门集中研究解决。

    今年以来,陇西县各级综治中心共牵头化解1148件矛盾纠纷,一般性矛盾纠纷调处时间通常不超过1天。

    陇西县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张军平认为,坐堂问案断得了纠纷,但不见得能解开纠纷背后的“纠结”。要案结事了,就要变坐堂问案为现场办案,“望闻问切”。

    第一步:现场“会诊”察顽疾。许多矛盾纠纷牵涉面广,靠当事人自己一遍遍跑部门,说难处,效率低,效果差。

    王毓花多次找施工方交涉,施工方则坚持“谁主张,谁举证”,导致七旬老人不断跑路,还是难以说清事实。县综治中心集结各相关部门现场勘察、全面“体检”,大家实地看、亲耳听,事件原委和各方诉求就清晰了,就有了合情合理解决问题的基础。

图片

    7月1日早上,在甘肃省定西市陇西县王毓花的家里,施工方代表(右二)与王毓花(左二)签署协议书

    第二步:捧上“暖心顺气丸”。师平认为,调解矛盾纠纷不仅要摸清来龙去脉,还要帮当事人排解怨气,这样调处才能少顶牛、不抬杠。“我70多岁了,既为争个理,也为争口气。”王毓花说。

    第三步:多方综治除病根。在这起纠纷中,按照“先鉴定、后定责”的办法,各方完全可以慢慢厘清责任,但当事人担心此事可能久拖不决。也正因此,陇西县综治中心着力破解调处资源碎片化问题,将8个相关职能部门集中在一起办公,让群众少跑路,难题易解决。

    2020年9月,陇西县菜子镇浅河村村民石全爱家的牛突然死了,他怀疑是电击致死,却拿不出确切证据。菜子镇综治中心组织电力所、派出所实地勘察、还原现场,最终发现由于电线杆架得偏低,电线触碰到牛棚上的彩钢房顶,引发漏电事故。电力部门赔偿石全爱1.2万余元,并整改了安全隐患。“干部要是不上门,责任就理不清了。”石全爱说。

图片

    7月1日早上,在甘肃省定西市陇西县王毓花的家里,王毓花签署协议书

    陇西县委政法委副书记何强说,干部必须纠正“群众找政府就是上访”的错误认识,让出现场成为常态。长期参与矛盾纠纷调处的陇西县信访局干部王瑞金说,化解矛盾纠纷离不开“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和“既弄清原委,也照顾现实”这两句话。到现场解决问题,是要既走好群众路线,也坚持法治思维,“和稀泥”解决不了真正的问题。

    陇西县委书记祁雪峰认为,要让出现场成为常态,就要打造永不离开现场的调解力量。

    “覆盖城乡的基层党组织、基层自治组织、各类调解组织力量充实,党员干部直接联系群众的机制健全,关键是如何用好用活它们。”祁雪峰说,陇西县正建设“民事直通车”,在县委和乡镇党委的统筹协调下,发挥基层党组织引领作用,依托各级综治中心,畅通群众诉求表达机制,完善矛盾纠纷调处机制。

    来源:《半月谈》2022年第17期

    半月谈记者:张钦 马希平 张智敏

责任编辑: 宋燕

010070160010000000000000011110541128995854